兒時愛犬因寄生蟲過世
飼主們常問獸醫師兩個問題,一個是「你為什么想當獸醫?」,另一個則是「你是獸醫師一定很有愛心哦?」。很多人可能期待聽到醫師回答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會是一個賺人熱淚的故事,我的答案一直都是「剛好喜歡動物,又對醫學感興趣,獸醫只是恰恰好的選擇」。不過,被問多了之后,我也開始思考,讓我踏上獸醫之路的,究竟是哪一個故事?
念國中時,家里的小胖生了小狗狗,在興奮迎接這些小生命的同時,我發現有一只小母狗怎么樣都長不大,眼看著其它兄弟姊妹已經是它的兩倍、三倍、甚至是四倍大了,它還是只有一個巴掌大,但也因為它迷你又黏人,我始終特別寵愛它。
有一天,姐姐決定找出它長不大的原因,于是帶它去當年唯一的獸醫院,醫師診斷說:「消化道寄生蟲吸走了養分,所以它才會長不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醫師決定幫它驅蟲,然而,就在醫師幫她驅蟲的那天下午,它卻不斷地上吐下瀉,從活潑粘人變成奄奄一息。當我們慌亂再次帶它回到獸醫院治療時,醫生卻說可能因為它太小太輕,藥的劑量過重,也無法再幫她打針或做甚么了,接著,我們只好帶著它回家・・・・・
最后,我眼睜睜的看著它愈來愈虛弱、開口呼吸、哀鳴,得到解脫,那時我很氣自己一點忙都幫不上,只能束手無策的看它死去;在那時,我第一次希望自己是個獸醫,那么我就可以醫治它,縱使結局仍是不幸,但至少不會有遺憾。若真要有個故事,那么讓我踏上獸醫之路的那個故事,應該就是這一個吧!
狗狗要健康一定要驅蟲
因為有特殊的經歷,所以我格外重視狗狗的驅蟲醫療,首先要說明的是,由于現在狗狗驅蟲所使用的藥物既有效又安全,飼主不必擔心驅蟲會造成什么嚴重的副作用,一般而言,狗狗常見的消化道寄生蟲有下列四種:
一、線蟲,包括有蛔蟲、蟯蟲、鞭蟲、鉤蟲等。
二、絳蟲。
三、球蟲。
四、梨形鞭毛蟲。
無論你的狗狗是從寵物店買來的、還是從路邊撿回家的,在照顧它一生的過程中,你都必須為它排定驅蟲計劃。幼犬最好在三至六周大時進行第一次驅蟲,每周一次,連續四周。之后,每月驅蟲一次,直到六月齡。六個月大后,則每三個月驅蟲一次。到了一歲大之后,改成每半年驅蟲一次。
如果你的狗狗已是成犬,而且會常到外頭活動,或有可能接觸到其它狗狗的話,則建議每三個月驅一次蟲。至于懷孕的母狗,則建議在交配期、生產前一周、以及生產后三到四周時各驅一次蟲。
而在驅蟲前,一定要記得幫狗狗做個身體健康檢查,飼主們可以拿新鮮的糞便(或是醫生在量完肛溫時,可以從肛表套上取得新鮮的糞便檢體),給醫生檢查是否有蟲卵。不過在此建議,無論是否有檢查出蟲卵的存在,只要狗狗身體狀況良好,驅蟲也可以當成是例行的健康保健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