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白血病是幾個不同類型的惡性腫瘤性疾病的總稱,是由貓白血病病毒和貓肉瘤病毒引起的一種惡性淋巴瘤傳染病,又稱貓白血病肉瘤復合癥。在貓所有的傳染病中,此病毒是傳染性最高的一種。即使是與患貓接觸一次也可感染此病,其中對貓危害最嚴重的是貓的惡性淋巴瘤,其次為成紅細胞性或成髓細胞性白血病。其表現為淋巴細胞和嗜中性白細胞減少及骨髓紅細胞發育障礙性貧血,并伴隨胸腺萎縮。
(1)癥狀。潛伏期約2個月,病貓通常呈現貧血、嗜睡、食欲減少和消瘦等癥狀,消化型的病貓多見,外觀無明顯的癥狀,但腹部觸診可觸摸到腫塊。胸腺型病貓,腫瘤壓迫食道、氣管和肺。常導致呼吸困難、吞咽困難、胸腔積液等癥狀。非特異性的慢性消耗性消瘦、貧血、嗜睡、食欲不振,有的有咳嗽、嘔吐等癥狀。
(2)診斷。根據病貓臨床癥狀及流行范圍,可初步診斷。要想確診,必須分離出病毒,進行實驗室檢查。
(3)防治。目前尚無有效的防治方法。化療有一定效果。發現病貓一般都要撲殺。對可疑病貓應在隔離條件下進行反復的檢查,盡量做到盡早確診,防止疫情的擴散。對病貓所接觸的場所、器具進行徹底消毒。
要到非疫區引進健康貓咪,并要進行隔離檢疫,確認無任何疾病的情況下,方能進入健康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