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弓形蟲病弓形蟲病是一種由名為弓形體的原生動物引起的寄生蟲病。貓糞便中排出的弓形體卵囊,可在外界存在較長時間造成感染的威脅。由于它們與人關系密切,因此常常是人患病的一個重要傳染病。本病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感染弓形體的孕婦,不但會影響胎兒,造成各種先天畸形、缺陷、疾病、殘廢或死亡,而且可使孕婦出現流產、死胎、早產或增加妊娠合并癥,是圍產期醫學中的一個重要寄生蟲病。
(1)病原及其生活史。本病的病原體是剛地弓形體原蟲。以貓和貓科動物為其終末宿主,而中間宿主是人和除貓及貓科動物以外的動物宿主,包括所有的哺乳動物,鳥類、魚類和各種家畜、家禽在內。弓形蟲的生活史中有五種不同的形態,即滋養體、包囊、裂殖體、配子體、卵囊。貓弓形蟲病傳播途徑主要是經胎內傳染和外界感染。
(2)癥狀。貓感染弓形體后,癥狀不明顯。而幼齡貓或機體處于應激狀態的貓,則可能引起急性發作。貓作為中間宿主感染的,其癥狀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1急性型:病貓體溫常在40c以上。精神差,厭食,嗜睡,呼吸困難,有時出現嘔吐、腹瀉。孕貓可發生死胎和流產。2慢性型:食欲不振,消瘦和貧血,腸梗阻,有時也會有神經癥狀。孕貓也可發生流產和死胎。貓若作為終末宿主感染時癥狀較輕,表現為輕度腹瀉。表現發熱、下痢、呼吸困難和肺炎,有的還出現神經癥狀。成年貓多為帶蟲者,不表現任何癥狀。
(3)檢查。對疑似的病貓進行涂片、壓片、鏡檢,來檢測有無蟲體。如果有即可確診。也可進行血清學檢測和動物接種試驗。
(4)防治。治療:目前對貓弓形體病尚無特效藥物,磺胺類藥物配合乙胺嘧啶為治療本病最常用的方法,兩藥協同可抑制弓形蟲滋養體的繁殖,可用磺胺嘧啶按1千克體重10毫克,每天分4次投喂,配合乙胺嘧啶1千克體重1毫克,每天1次。螺旋霉素治療本病也有效。預防:及時處理貓的糞便,保持貓舍的清潔衛生,定期消毒,對貓流產出的胎兒及排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以防污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