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蟲病絳蟲病是貓常見的一種寄生蟲病,主要危害貓的絳蟲有很多種,如闊節裂頭絳蟲、鏈狀帶絳蟲、中絳蟲、雙殖孔絳蟲、犬豆狀帶絳蟲、曼氏雙槽絳蟲等。貓為其中大部分種的終末宿主。但對鏈狀帶絳蟲則為中間宿主。其危害在于絳蟲蚴可感染人和各種家畜,危害性很大。
(1)病原及生活史。絳蟲蟲體呈帶狀,由頭節、頸和許多體節組成。某些種類只有一個體節,而有些種類有幾十、幾百以至更多的體節。絳蟲營寄生生活,它們的成蟲一般都寄生在各種動物的腸內,很少寄生在胃、肝、膽管和體腔內。蟲卵被宿主排出后,被各種中間宿主吃入體內,發育成幼蟲。這些幼蟲再被貓吃入后,發育成成蟲,引起貓出現各種臨床癥狀。
(2)癥狀。貓絳蟲病臨床癥狀不明顯,一般出現慢性腸炎、腹瀉,有時腹瀉與便秘交替,發生嘔吐、消化不良的癥狀。高度貧血。有時孕節片附在患貓肛周,刺激肛門,使肛門疼痛發炎。
(3)診斷。對絳蟲病的診斷,主要從糞便中發現排出的體節和從糞便中檢查蟲卵或卵囊,如在貓的糞便中找到上述體節或蟲卵,即可確診。
(4)防治。每年最好定期進行3~4次預防性驅蟲,飼喂的肉制品一定要煮熟,以隔斷中間宿主的傳播。平時應加強衛生,大力防鼠滅鼠,消滅貓身上的蚤類,貓糞要徹底消毀,防止散布病原。治療藥物有:吡喹酮,口服量5~10毫克/千克體重,這是目前較理想的驅絳蟲藥,效果好,毒性小;氯硝柳胺(滅絳靈),口服量100毫克/千克體重,服藥前停食12小時,此藥對各種絳蟲都有很好的殺蟲作用;丙硫苯咪唑,口服量10~15毫克/千克體重,有高效殺蟲作用。如用藥不當很難驅除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