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在出生后,可經由母乳獲得母源抗體以對抗病毒的侵襲,但是隨著日齡的增加,母乳中的抗體也逐漸減少,由于幼犬體內的免疫系統還未發育健全,幼犬便處于“危險期”,非常容易感染疾病。細菌性疾病可以抗生素予以治療,但病毒性疾病就沒有特效藥可用了,只能依靠動物體內的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對抗之。為預防病毒的侵襲,您的寵物需要定期接種疫苗以產生抗體,而疫苗是否能有效保護幼犬則與疫苗接種的時機及疫苗的品質有著密切的關系。雖然幼犬體內的母源抗體會抵消疫苗的作用,但因個體差異,部份幼犬在6周齡時,體內的母源抗體已降到低于保護力價水平,此時,它們極易受到病毒的侵襲,這時便需要注射疫苗以保護之。有些幼犬則因體內母源抗體濃度足以干擾疫苗產生作用,此時疫苗中的抗原會被體內的母源抗體所中和,疫苗便無法發揮其功用,但當母源抗體消失后,則同樣極易受到病毒的侵襲,因此疫苗接種的時機是非常重要。請盡快為您的寵物進行預防注射,一般在6-8周齡時進行第一次免疫注射。
哪些傳染病正危害您的愛犬犬較易感染犬瘟熱、犬傳染性肝炎、犬細小病毒出血性腸炎、副流行性感冒、鉤端螺旋體及狂犬病,這些疾病均與您及您的寵物息息相關,您必需要了解這些疾病,才能保護您的寵物,下面將為您作簡單的介紹。犬瘟熱(CanineDistemper)這種由犬瘟熱病毒所引起的高傳染性疾病,主要是通過帶病毒犬只的飛沫及食物等,經由呼吸道及消化道傳染給其它犬只。本病發病率高,且發病急,蔓延迅速,以幼犬死亡率較高(可達80-90%),離乳至1歲的幼犬較易被傳染。經過7-10天的潛伏期,病犬的癥狀出現嘔吐、下痢、大量眼鼻分泌物及體溫上升,且有波浪熱特征(即病犬體溫上升1-2天后,卻又回復正常,但2-3天后體溫又再度上升),食欲減退或全無、腳掌及鼻頭硬化,因此亦稱硬掌癥(HardPadDisease)。早期癥狀與一般呼吸道、腸胃道感染及肺炎癥狀類似而不易區別,若再并發神經癥狀則死亡率高,老犬則以慢性腦炎為常見癥狀。患犬即使幸運痊愈,亦會有嗅覺、聽覺及視覺等神經系統的永久性傷害,常見病犬兩肢或后軀抽搐。為避免犬只發生肢體上的永久性缺陷,預防本病是必需的。預防及治療:除注射免疫刺激劑(免疫血清)以增強免疫力外,并無特殊治療劑,而治本則要定期接種疫苗,才能防患未燃。
犬傳染性肝炎(InfectiousCanineHepatitis)本病由犬腺狀病毒一型所引起,幼犬易患本病,病毒主要傷害病犬的肝臟,出現厭食、上吐下瀉、高熱(但死亡前體溫會降至正常以下)、急性腹痛、黃疸等癥狀。此外,部份犬只在急性傳染性肝炎感染后1-3周內出現暫時性角膜混濁,造成“藍眼癥”,是本病的特征,會引起并發癥和偶然的失明,但一般會自愈。易與犬瘟熱混合感染,預防之道在于注射疫苗。此病可因與患病動物直接接觸而感染,或經由間接接觸污染的犬舍、用具等而感染。犬腺狀病毒二型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犬接種腺狀病毒二型疫苗即可對犬腺狀病毒一型及二型同時產生免疫力,且二型疫苗不會引起藍眼病。
犬細小病毒出血性胃腸炎(CanineParvovirosis)病原為犬細小病毒,各種年齡的犬均會感染,以8-12周齡幼犬最易發病,死亡率極高,主要侵害腸道、白血球及心臟肌肉,有明顯的腸道出血,尤其在小腸末端。病犬出現嘔吐,嚴重下痢(腥臭味)、甚至血痢、發高燒、迅速脫水、食欲完全廢絕、及低白血球癥等癥狀,繼發心衰竭、休克而死亡。因本病無特效藥可治療,發病后,必須根據病情使用綜合性治療(如體液支持療法)及細心的照顧,才有機會治愈,如動物不能耐過,常于癥狀出現后3-5天內死亡,幼犬如耐過,其心臟亦有可能已產生永久性的損傷。本病可經由帶有病毒的排泄物(尿/糞)及病犬用過的食具傳播,因此除按指示接種腸炎疫苗外亦應避免與其他流浪犬接觸。
犬為什么要接種疫苗?
幼犬在出生后,可經由母乳獲得母源抗體以對抗病毒的侵襲,但是隨著日齡的增加,母乳中的抗體也逐漸減少,由于幼犬體內的免疫系統還未發育健全,幼犬便處于“危險期”,非常容易感染疾病。細菌性疾病可以抗生素予以治療,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