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病在臨床上相當常見。犬細菌性膿皮病幾乎都是由凝固酶陽性的葡萄球菌引起的。有時候假單胞菌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也可能感染皮膚,但這些感染通常都是并發于葡萄球菌感染的。
(1)過去30年一直都認為大約100%犬葡萄球菌性膿皮病是由“犬源”葡萄球菌(即中間葡萄球菌)引起的。
(2)近來關于葡萄球菌分類的分子學研究表明,事實上以前所謂的中間葡萄球菌應該歸類為偽中間葡萄球菌。所以依照現行分類,引起犬惑染的最常見的是偽中間葡萄球菌。
犬表皮菌落常見于犬皮毛的多種微生物中。葡萄球菌通常被認為是共生菌或暫居菌。因此,中間葡萄球菌的增殖就會引起皮膚損傷,最終導致膿皮病。
以前就有猜測,某些犬只對葡萄球菌會產生超敏反應,這種“細菌性超敏”能夠引起機體瘙癢并且易導致感染復發。但遺憾的是,研究并未能證明細菌性過敏的存在,這也僅僅是一種缺乏依據的設想。
膿皮病的臨床表現有多種
(1)表皮膿皮病:濕疹、表面潰瘍、散發難聞氣味、通常發生在皮褶里。
(2)淺層膿皮病:通常瘙癢,表現如下。
膿包、丘疹、結梳。
頸部圍巾狀(有時由錢癬引起)。
“蟲炷狀”禿頭。
絕大多數淺層膿皮病會出現抓癢,但控制抓癢切不要用皮質類激素。筆者認為臨床獸醫在治療淺層膿皮病過程中最普遍的問題是還使用了皮質類激素。
(3)深層膿皮病:癤、瘺管,通常有血腥味味性分泌物、有痛感。
(4)德國牧羊犬膿皮病:品種性膿皮病。
腰骶背側、后肢多處深層瘺管。
抗生素治療反應不良。
在歐洲廣泛開展的研究發現,德國牧羊犬有遺傳性和細胞免疫缺陷。
(5)非細菌性“膿皮病”:主要為幼犬蜂窩織炎,癥狀重、發作急、滲出,臉部和耳朵深層膿皮病,但是這種疾病并不是由匍萄球菌感染引起,治療一般使用皮質類固醇控制炎癥即可。
犬膿皮病的診斷
(1)身體檢查初步懷疑膿皮病。
(2)膿包細胞學檢查(嗜中心粒細胞和球菌)
(3)細菌培養(初步治療不明顯、復發或者細胞學檢查發現細菌)。
(4)組織活檢(一般只有在治療耐藥或者復發情況下)。
(5)觀察抗生素治療反應:在犬上,如果你懷疑其有膿皮病,抗生素可能是最好的治療措施,并觀察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