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犬埃利希氏體引起的以蜱傳播的一種傳染病。臨床上主要以間歇性體溫升高、嘔吐、黃疽、進行性消瘦、鼻腔出血、脾臟腫大、眼部流出黏液膿性分泌物、畏光和后期嚴重貧血等病癥為特征。本病主要發生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幼犬的死亡率較成年犬高。
1.病原
病原為立克次氏體中的犬埃利希氏體,主要存在于宿主循環血液中的白細胞和血小板中。在感染組織中-20℃或更低的溫度中可以保存,也可在凍干的條件下保存幾個月。犬埃利希氏體為專性細胞內寄生菌,通過輸血以及血紅扇頭蜱叮咬帶闌犬后再去叮咬其他犬而傳播本病。
2.癥狀
病犬周期性發熱、食欲下降、晴睡,眼和鼻有黏液膿性分泌物,嘔吐、腹瀉,呼氣惡臭、呼吸困難、體重減輕,四肢水腫,有30%~ 50%的病例可見鼻腔出血。部分病犬腹腔黏膜、生殖道黏膜和口腔黏膜亦可見出血。有的在腹部和腹股溝部可見紅斑膿皰狀疹,也可能發生感覺過敏、驚厥、癔病、腦膜炎和 麻痹,皮膚和頰黏膜可能發生糜爛。在急性感染期的病犬體表上往往能夠找到蜱。嚴重感染的病犬,還表現出貧血和休克癥狀。
3.防治
(1)及時隔離病犬,及時治療。常選用橫胺二甲嘧啶、四環素、金霉素或土霉素治療。磺胺二甲嘧啶130毫克/千克體重,口服,持續3~4天;四環素22毫克/千克體重,口服,每日3次;金霉素30 ~ 100毫克/千克體重,每天1 次,連用3 ~ 4天。應注意用藥持續時間,如果治療見效,至少應持續3 ~ 4周,對慢性病例可能要持續8周。除了抗生素治療以外,應配合一定的支持療法,尤其是慢性病例。
(2)預防的主要工作是驅殺本病原的傳播媒介蜱,從而減少本病的傳播藥物預防的方法是口服長效四環素,6.6毫克/千克體重,每天1次;在血紅扇頭蜱的生活周期內連續用藥,即可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