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球蟲病是由等孢屬球蟲引起的主要侵害幼犬的寄生蟲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腸炎。本病通過消化道傳播,犬吞飲了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或吞食帶球蟲卵囊的節肢動物均可發病。
幼犬癥狀劇烈,表現被毛粗亂、皮膚無彈性,眼窩下陷。排出大量帶血黏液便,并混有脫落的腸黏膜,嚴重者一天排便數十次,進行性消瘦,高度脫水,全身衰竭,精神委頓,行走無力,食欲廢絕。繼發感染者,可出現體溫升髙,最后衰竭死亡。
成年犬抵抗力較強,常呈慢性經過,主要表現為長期慢性腹瀉,消化不良。
本病的治療通常首選磺胺類或呋喃類藥物。磺胺嘧啶以0.14~0.2克/千克體重口服,以后每12小時用藥一次,藥量減半。磺胺二甲氧嘧啶,按50毫克/千兌體重口服, 連用一周。呋喃唑酮,按5毫克/千克體重口服,每日2~3次,連用3~5天。對于癥狀重劇者,應予以其他對癥療法,如強心、補液、止血等。
預防主費是加強飼養管理,犬舍保持干燥清潔。在流行區,為控制發病,可在母犬產仔前10天開始飲用氨丙啉溶液(每1000毫升水含0.9克),幼犬可連續飲用7天,也可對幼犬飼喂氨丙啉50毫克/天,連用7天;或喂氯苯胍按每日25~50毫克/千克體重,連用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