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狗狗科普和咨詢的時間長了,會遇到很多有趣卻又令人深思的事情,比如全全志同道合的三兄弟之間的一番對話:
訓犬師老大:“記得上個星期那個總是突然大半夜叫喚作妖,折騰我好久的雪納瑞嗎?昨天夜里靠監控破案了,你們猜到底為啥~竟然是客廳進了一只老鼠!!!”
獸醫師老二:“可以啊,我們2個執業獸醫師+你1個訓犬師愣是沒玩過一只老鼠…”
獸醫師全全:“你這么說我想起來了,張老師之前說過,他為了解決凌晨4點就亂竄的史賓格,親自到客戶家住了一夜,因為寵主提供的信息往往和我們真正需要的信息不對等。”
一、寵主更關注癥狀結果,醫生更關注發病過程,導致信息不對等
寵主關注的信息往往是狗狗的癥狀也就是結果,比如拉稀了、嘔吐了、掉毛了等;而我們寵物醫生和訓犬師最關心的是狗狗的發病過程、生活環境或者異常行為之前的狀態。
這兩個關注點不同,就導致我們在問診中接收不到狗狗的關鍵信息,發現不了關鍵問題甚至增加誤診的概率,導致的結果就是耽誤治療和錯誤治療。
就比如案例中,客戶向訓犬師提供的信息只有“我家狗狗最近總是大半夜亂叫”,單憑這一句話,再有經驗的訓犬師或者獸醫師也很難準確找到原因,只有視頻中觀察現場根據經驗嘗試各種方法讓狗狗安靜下來,其中走了很多彎路,交流之后全全總結了一下分享給大家:
- 1、訓犬師與寵主視頻,發現狗籠子在陽臺上,且靠路邊,聲光信號比較強,對敏感的狗狗刺激比較大。但訓犬師心里十分清楚,其實狗狗一直在陽臺上生活應該已經適應了,所以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讓主人把狗籠子移到客廳的墻角,再蓋上一層舊被罩,結果當然是沒有奏效。
- 2、隔了幾天再次視頻,無意間聽到寵主的小女兒說了這么一句話“我去拿快遞,好像粘鼠板到了。”就是這么一句話提醒了訓犬師,因為寵主家養的是雪納瑞,而這個犬種天生喜歡捕鼠。于是讓寵主把原本照看女兒用的小米攝像頭移到客廳,放在狗籠子斜對面的墻角,對準狗籠子,第二天白天看回放,果然發現了一只到處亂竄的小老鼠,雪納瑞就是對著它狂吠不止。
事情到這里確實解決了,但解決的過程并不順利,反而帶有很強的巧合性在里面,而且大家看到這里可能也會覺得我們三個人“很無能”,不就是一只老鼠惹得狗子亂叫么,還訓犬師呢還獸醫師呢。
但就是信息不對等造成的,因為無論如何寵主也不會認為狗叫與老鼠有關系,與訓犬師交流時并不會提供這個信息,要不是訓犬師無意間聽到粘鼠板這個關鍵詞,事情可能到現在還沒有解決,狗拿耗子還真不一定是多管閑事...
二、咨詢獸醫或者訓犬師時帶上小視頻,準診治愈率增加十倍
無論寵主描述得如何詳細,總會遺漏我們寵物醫生需要的關鍵信息,全全咨詢中就遇到過好幾次。
就比如一位寵主說狗狗拉稀了,全全就會問下面的問題:狗狗多大了,最近兩天吃了什么,是否嘔吐,拉稀的頻率如何,糞便什么樣的,現在的食欲如何,驅蟲和疫苗情況如何,拉稀后是否做過細小冠狀犬瘟等篩查等。
但關鍵的糞便信息并沒有直觀的呈現在全全的面前,如果寵主能夠拍攝最近2天狗狗每次排便的小視頻,包括排便姿勢、糞便狀態、且用樹枝撥開糞便觀察內部的話,那么對于排除或者確診某些疾病就有著至關重要的參考依據了。
所以,各位寵主平時感覺狗狗有異常舉動或者異常癥狀時,請務必拿起手機把它拍下來,狗狗的各種表現不是“你認為”的,大便不是你說稀就稀,咳嗽不是你認為咳就咳,具體什么表現,一定要第一時間拍照片錄視頻,這樣才有助于獸醫或者訓犬師做出正確的判斷。
最后,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拍照片錄視頻!拍照片錄視頻!拍照片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