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很多時候把自己認為對狗狗是愛的錯誤觀點強加給它們,這樣時間長了不但讓狗狗養成了不好的習慣,更嚴重者可能會讓狗狗的身體健康出現狀況,那么常見錯誤的養狗觀念都有哪些,對于這些錯誤的觀念應該如何糾正。
改正養狗常見錯誤做法
1、適宜洗狗次數
有些飼主發現狗狗身體有搔癢狀況就常常為愛犬洗澡,殊不知會愈洗愈糟。人與狗皮膚的性質與結構不同,前者偏弱酸性,后者偏弱鹼性且偏薄,若一直幫狗兒洗澡,會導致其天然油脂保護被破壞,反而造成皮膚病。
2、非狗食勿喂養
許多人習慣把人吃的食物喂食給狗兒吃,但卻不曉得此舉會對狗兒的身體會造成負擔,原因是人與狗所需的營養成分不盡相同。不僅如此,久而久之狗狗也會被慣壞,反而對于原屬犬只的正常飲食感到排斥。
3、洗潔用品不同
寵物有其專用的沐浴用品。人與狗皮膚的性質與結構不同,前者偏弱酸性,后者偏弱鹼性且偏薄;若將人的沐浴品項用犬只身上,會導致狗兒有皮膚干燥、老化與脫毛現象的產生。
4、嚴控肝臟食物
動物性肝臟中含有多項營養成分,其特別的味道是犬貓都很喜愛的,不過長期吃肝臟會造成肥胖、皮膚搔癢、維他命A中毒、鈣質缺乏、出血、產后痙攣,非常危險,所以不能毫無限制讓寵物食用。
5、帶狗出外運動
要養成帶狗狗外出散步順道解大小便的習慣,不能都不帶狗狗出門,還讓它們沒有排泄機會,甚至久而憋住不解,長期下來會有泌尿系統等多種問題產生,危害犬只健康。
溫馨提醒:狗不愛排泄于自己的活動范圍內,但并不表示此習慣對它們的健康有利;應該要訓練犬只養成定時定點排泄的習慣。
6、尋求可信獸醫
人與狗之間的差異其實很大,但相同的是都會有生病或不舒服的情況發生。假若觀察到狗兒身體不適,應該要攜至合格有信用的獸醫院診治,而非自行買藥治療,因為擅自使用藥品的風險極高,很可能危害犬只性命安全。
7、飲食均衡固定
狗兒的體型大小與外表都是由品種與血統而決定的,飲食并非為決定性的條件。狗兒吃不飽并不會讓其生長停止,主要是由于營養不夠、抵抗力降低而導致其生病,甚至有危害性命。
溫馨提醒:年紀還小的幼犬應遵從少量多餐的規則,假若于重點發育期無法得到適當養分,狗兒體質會很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