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薩沙,我來回答我愛發明蝠鲼無人機。
沒有證據表明我愛發明蝠鲼無人機,我國把殲6作為無人攻擊機。
實際上我愛發明蝠鲼無人機,改造殲6不是什么好主意。
原因如下我愛發明蝠鲼無人機:
第一,殲6的改裝成本太高我愛發明蝠鲼無人機。
之前美國曾經改裝過F4無人機,每架要花費數百萬美元。
我國幫助巴基斯坦將殲教5改裝成無人靶機(只能飛行),也要花費百萬美元。
將有人飛機改裝成無人機,并不簡單。
單單改裝操縱系統,加裝自動駕駛系統,自動導航系統,自動武器發射系統,就是一大筆錢。
要知道,我軍翼龍無人機賣到中東不過100萬美元,現在要花費巨資改裝殲6是在是性價比太低。
第二,殲6性能不如翼龍。
殲6是過時的老戰機,技術落后,體積很大,在雷達上非常明顯。
同時,改裝殲6只能對地攻擊,無法進行空戰。
而翼龍無人機為例,都是全新設計,體積較小,不容易被敵人發現。一些新式無人機具有空戰能力,掛載能力更強,還有更強的抗干擾能力。
花費巨資去改造這種過時的東西,根本沒有必要。
第三,殲6的維護很復雜。
即便改造成無人機,殲6還是必須按照之前噴氣式戰斗機一樣維護。
眾所周知,新式無人機的維護簡單,結構簡單,維護費用也低。
殲6則是老式戰機,結構復雜,維護是很費事的,也很費錢。
別的不說,殲6需要正規戰機的機庫,這就是一筆費用。
總之,有錢去改造殲6,不如讓它退役,直接制造新式無人機了。
前幾年火到爆的隱形利劍隱身無人攻擊機,現在沒消息了嗎?
完成了彈射起飛,自主降落的X-47B沒了,法國與多國合作的“神經元”沒了,英國傾注了重金打造的“雷神”沒了,中國“利劍”好像只飛了一次也沒了,幾年過去沒了動靜,話說它們都去哪里了?美國的正式下馬,法國、英國、中國,不知去向。不過,2018年中國珠海,與X-47B大小差不多一樣的一款“彩虹”-7,第一次推出來亮相,巴巴地就火了,它火的原因是,作為專門的出口型號。正式交付的時間節點為2022年。2022年就要交付,還要4年時光,若非已經開始試飛,如何能交付得了?如“利劍”項目,按公開資料披露,自2009年投入研制,到2012年下線,2013年試飛,5年間才能首飛,試飛時間少說也得二、三年的時間吧?因而魂舞大漠斷定,“利劍”并未遠逝,只是以另一種精彩活著,也許它就是大家現在看到的“彩虹”-7,也許這也就是彩虹-7火爆珠海的原因?
●X-47B因何下馬?差不多已完成試驗,起降貌似也很成功呀。可能嫌它還是礙事,干不了多少活,不少耽誤事,它在起降的時候,有人機就得等著,給它讓路。自主化程度差,須臾離不了人員操縱,清空甲板全為了它,改進升級的空間也不大,這要在戰時就會嚴重影響航母戰斗力。故而嘆口氣,還是算了。開始的設計,能為有人機沖鋒陷陣,搞個偵察什么的,再打個頭陣,也蠻好的,只是出動效率不高,還有面臨暴露大量作戰目標的危險,好處沒有壞處多,不得已才將它下馬,下馬了還是有點舍不得,突然又冒出一想法,重新研制一型,使它成為加油機,當了緊執行個偵察任務什么的,不也挺好,于是MQ-25“黃貂魚”項目再次登場,只不知效果如何,現在還沒有展開相關實驗。行不行,試了才知道,X-47B的下馬表明,艦載無人戰斗機,為時尚早,自主飛行和智能化程度還遠遠達不到要求。
●法蘭西信心滿滿。開始設計,即按無人戰斗機打造,而中美英全部是無人攻擊機。聯合數國,都投了錢的,我們知道,歐洲還沒有自個的五代機,為此,他們用盡渾身解數,一定要打造出一款隱身戰斗機出來,以接替四代有人戰斗機,至少能為四代沖鋒陷陣,參加國家各拿出平生絕學,集合在這種名為“神經元”的無人機身上,已經完成了與有人戰斗機和偵察機伴隨飛行。然而,希望越大,失望就有多大,他們越來越感到,要實現當初的設計目標,越來越遙遠,能干的活不多,麻煩事不少,也許化身成一種無人偵察機就挺好,其它嗎,還為時尚早,或說在技術上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性。美國將其下馬,悄然化身無人加油機,自是可以期待的,但部署以后怎么樣,還有待上艦實驗,總之當作攻擊機不成,當作戰斗機使用,更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法國草草,英國也黯然收場,都是這款X-47B給鬧的。
●彩虹-7轉型比較早。“利劍”只飛了一次,即意識到不成,就不再展開實驗,困急來個熱枕頭,彩虹人趁著無人機出口火爆,開始發力。在技術上師承了多少“利劍”技術不知道,反正現在國內比較清楚一件事,我們為其配套的渦扇發動機成了,這便是渦扇-13“泰山”,相關型號已經研制到WS-13G型,可以說兩年前已收獲了這款中推的成熟。可能正是基于國產發動機變得可靠成熟的自信,這才有彩虹-7的推出。他們的考慮,主要為偵察而生,也可加裝一點武器,執行個常規打擊任務,已經足夠。要不然,對即時重要目標,使其白白遛掉,也怪可惜的。美國打造無人隱身加油機,中國造了彩虹-7無人隱身偵察機,主要為了出口,這正是典型的墻里開花墻外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