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解藏獒的消化生理特點,對飼養好藏獎,合理的配制好日糧有著重要的意義。
藏獒是典刑的食肉性動物,遠古的藏獒主要吃野生動物和人為投給的牛、羊內臟,山于環境的改變,食物來源的變化,它由純肉食性動物人為的改造成雜食性,雖然這樣,它也改變不了肉食動物的消化特點和齒式結構。藏獒的上下領各有一尖銳的犬齒.體現了藏獒善于撕咬食物的特點。同時,藏獒的嘔吐中樞發達,唾液腺發達。它的胃的容積比較大,一般中等體重的犬胃為 2.5L 左右.另外,它的胃酸含量高,濃度為 0 . 4 %~ 0 . 6% ,當它吃進食物后,經過 3~4 小時后開始將消化物推向腸管,經 5~10 小時,胃內的容物全排空。因為藏獒是食肉性動物,故它的腸管比較短,小腸全長大約為 3~4m,而大腸只有60~70cm長,但是它的肝臟很大,占體重的 3 %。犬的肝和其他動物的肝不一樣,人們常說,“牛沒上牙,狗沒肝”,也就是說犬的肝臟比其他動物少一片肝葉,不是全沒有,只是少一葉。藏獒所具有的這些特點,說明其對蛋白質和脂肪都有較好地消化能力:但由干藏獒對于食物咀嚼不充分,這就是民諺說的“狼吞虎咽”是犬科動物吃食物的特點,見到肉食就先吞下去,然后沒有其他犬爭食時,它又吐出來.再次咀嚼吃掉消化。如果是母犬帶小犬,它會把食物吐出來給仔犬吃,這也是犬類帶食物和存貯食物的特點。由于藏獒的腸管短,不具有發醉能力,因此,對食物的粗纖維消化能力差,所以,在藏獒的日糧中要求含量較高的蛋白質和較低的粗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