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早的 藏獒繁育者們遇到的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就是制定該品種的標準。通常,品種的標準應該參照原產地的標準(制定)。由于并不存在一個西藏本地的犬業協會,顯然這樣做是不可能的。此外,西藏本地人是依據它們的工作能力進行鑒定的,對它們的外表并不十分在意。那些游牧的藏民聲稱:他們的藏獒具有低沉和震撼的吼聲,夜間不睡覺而是隨時警惕入侵者的到來。(現在我們這些)藏獒的繁育者應該始終記住這些(原產地藏獒)的重要特征。
西藏本地人描述藏獒的特征時,主要是用大小和毛色。不知從他們(譯者注:指牧民。)的哪一代起,藏獒的身體構造被廣泛的認可和接受了。現存標準主要來自FCI組織。然而,這個標準是概括和粗框架的。藏獒的發展是依靠自然選擇的(機制)完成的。每個相對獨立的地區藏獒類型是不同的,(因此說)類型取決于其所源于的地方。然而,任何一只同標準在外觀性狀上相差很多的,都是不可能適應(原產地區)的工作的。因此,巨大和結實的體格,有足夠的能量和力量來抵御狼和雪豹的進攻,這些對藏獒來說是首要的。對于牧放活動,跳躍山巖和抵御入侵者來說,喉聲和靈活的運動能力也是必須的。相對高海拔的稀薄的氧氣,好的胸肺也是必須具備的。對于跟隨牲畜群進行放牧而言,好的耐力也是必須的。
此外,沒有一只狗不依靠足夠厚實的雙層被毛在原產地的寒風中生存的。如同西藏本地的居民一樣,他們的守護犬也是一樣的粗獷和強壯。盡管,我們身邊的藏獒已經不再(同原產地一樣)夜間擔負守夜任務,或是從喜瑪拉雅山腳下的巖石上跳躍著驅趕牲畜,它們這種工作能力(在鑒賞時)是一樣重要的。在鑒賞藏獒的時候,這些與履行它原始的工作犬的職責所必備的條件是首要的。
主要外觀
前文中(FCI)藏獒標準所載內容,竭力勾勒出藏獒的關鍵特征。標準中告訴我們(關于主要外觀)“那經典的頭部輪廓同豐厚的頸部皺領混合在一起,同卷曲在它后背的帶有密毛的尾部相平衡,運動時,輕巧,平穩和有力。”事實上,一只頂級藏獒必須具備所有這些特征。一眼看去,藏獒應該給人留下威嚴而深刻的印象。它的自然品性,能夠營造出一種神秘、尊嚴和高貴的氛圍。標準中恰如其分的提示我們,它必須具備在高度嚴酷的喜瑪拉雅山地生存和工作的能力(特征)。因此,我們必須懂得,(好的藏獒)它應該具備攀爬山麓,抵御入侵者(譯者注:主要是指野生猛獸。)和日以繼夜牧放牲畜的能力。標準中強調,它應該具備“有力但不冗余,神秘但不粗糙,機敏但不活潑”的特征。這些可以稱為“適度”。當我們了解了標準藏獒應該具備厚重骨量,整體感覺有力的特點后,我們也可以說,標準同樣告訴我們,應該反對那些粗魯、笨拙,細腿或過于活潑的個體。“適度”和“平衡”應該是最佳的標準。
頭部
標準中(FCI)清楚地說明,頭部是該品種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一個具備特征的頭部,就象是這種犬的標簽一樣,讓人一看就知(是藏獒),而不會弄錯。我們要注意,犬的頭部是鑒賞中第一被注意的部分。一個到犬舍購買小犬的行家,第一眼看的就是它們的頭部。同樣,當參加展賽的時候,評判第一個注意的就是頭部(譯者注:這里第一眼是相對后文其他部位,不是相對主要外觀和印象而言。)。但是,這么說不是讓大家誤入頭部的誤區,展示中身體部分同樣也很重要。一個漂亮的頭部應該是同一個好的身體相平衡、相映襯的。
我們不應該僅僅作為頭部鑒賞家,而是要懂得如何鑒賞一個“完整的”藏獒。理想中的藏獒頭部,應該是理解“適度”概念的最好材料。當感嘆它的寬大、厚重的時候,同樣不能感覺到過份和粗糙。同樣的,看上去的印象中,也不能有不如想象中有力的感覺。當從正上方俯視頭部,呈楔型。當藏獒進入成年以后,它的頭上可能出現褶皺或皮折。它們往往自眼角外側開始,延伸至嘴角。這些褶皺會作為藏獒進入老年時的一個判斷標志,到時,它們將更加突出。另外,整體鑒賞藏獒頭部還要注意一點。頭部必須要同身體的比例協調一致。一個看上去接近完美的80磅藏獒的頭部,對于一個120磅的藏獒來說是太小了。同樣對于比它更小的藏獒來說,就顯得大而無用了。性別差異會明顯表現在它們的頭部,應該在鑒賞時充分注意;雄性通常比雌性具有更寬闊、結實和巨大的頭部。這些也需要在鑒賞分析時注意,整體看上去,雌性的頭部通常要遜色于雄性,但這不意味它品質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