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地鼠龜:別名黃緣沙龜_墨西哥地鼠陸龜_墨西哥哥法象龜,為龜鱉目、陸龜科、地鼠龜屬爬行動物,原產于北美洲墨西哥特有物種,分布于奇瓦瓦沙漠的馬皮米盆地。1959年命名。當時一群生物學家在一個農場中,看見一群小雞正在一個大龜殼吃食,當地人表示那是沙漠中的大龜。墨西哥地鼠龜因為人類的獵殺曾一度瀕臨滅絕,后來人們發起保護行動,飼養并幫助其孵化,放生到野外,這一做法得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其數量在逐漸上升。
是北美洲僅存的四種陸龜中最大的一種,壽命很長,但是成活率比較低,野生環境下僅有3%可以達到成年,在國內寵物市場極為少見。喜棲息在洞穴內,比較膽小謹慎。墨西哥原住民會將其背甲作為容器使用。
科目分類:陸龜
生存環境:沙漠
顏色分類:黃色_棕色
居住環境:地棲
最大體型:55cm
性情分類:溫和
壽命年限:120年
適宜溫度:29℃±4℃
食物飼料:植食
墨西哥地鼠龜形態特征
全長45-55cm,背甲長38-45cm。背甲圓隆,呈棕色,形態扁平,后腿短而粗壯,前肢密被鱗甲,為了便于掘洞,所有腳趾間都沒有蹼。盾片中央略略泛黃。甲橋發育良好,腋盾單枚。腹甲微黃,沿著盾片的邊緣呈棕色。成體的喉盾遠遠超出背甲。頭小,前部圓,呈茶色,略微泛紅,虹膜黃綠色。前腳和后腳的大小大致相同。
墨西哥地鼠龜生活習性
因其掘洞的習性而得名。它的洞穴,80%以上都是雄龜所挖,雌龜大多都是享受者。這些洞穴是當地許多生物的棲息地,甚至有些生物必須依靠地鼠洞穴才得以生存。通常下午才會離開洞穴活動,其余時間幾乎都會躲在洞穴里。冬季或夏季它們都會處于休眠狀態。它蓄水能力很強,幾乎只有每年的雨季時才會有水分可以補充。
墨西哥地鼠龜飼養方法
野生個體體內常帶有寄生蟲,人工繁育的后代,攜帶寄生蟲的機會較少。因此,對新來的野生龜需殺寄生蟲。在食物中加喂或強行填喂一次抗廣譜寄生蟲藥。對人工飼養的墨西哥地鼠龜可暫不喂藥。投喂藥物后,一般2-3天,有蟲體隨糞便排出。野生墨西哥地鼠龜可活80-100年,如在人工飼養環境下平均都可超過百年壽命。
墨西哥地鼠龜雌雄分辨
雄性的腹甲內凹。
墨西哥地鼠龜繁殖方式
卵生,一次產卵量約12-15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