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表示,此事件當中的賣家壞、買家蠢、平臺和物流公司也不作為,“真的是全員惡人,毫無對生命的敬畏。”
盲盒,本是一種“開箱有驚喜”的項目,但不法商家將過去活體寵物買賣的生意包裝成“寵物盲盒”,試圖利用電商平臺的漏洞和盲盒的“黑箱玩法”逃過監管,將有缺陷、有疾病的星期貓/星期狗或老弱病殘的寵物裝進“盲盒”賣給用戶。
寵物運輸,理應有專門的渠道,而這類裝有活體動物的“寵物盲盒”卻是以普通快遞的形式發出,不但違反了相關規定,小動物的生命安全更難有保障。輿論發酵后,中通快遞發布了對該網點暫停業務、全面自查的通報。
近年來,多個電商平臺都出現過公開售賣“活體盲盒”的情況,“寵物盲盒”為何時至今日依然屢禁不絕,這與當下大火的“盲盒經濟”的有關。有調查顯示,預計2021年,國內盲盒行業市場規模將破百億。
隨著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市值達千億港元,消費者越來越認盲盒概念,各行各業的商家都想到盲盒市場上分一杯羹。除最初的玩具外,美妝、球鞋等諸多消費領域都掀起了“盲盒風”,電商平臺上甚至出現了裝有成人用品的“情趣盲盒”、涉嫌倒賣無主快遞的“快遞盲盒”。
“萬物皆可盲盒”背后,是平臺監管不到位、商家不自律、消費者不理性,如果任其發展下去,“盲盒”成了灰色產業鏈的遮羞布,原本意味著充滿驚喜的“盲盒”概念,也就離被玩壞不遠了。
160余只小動物被打包擠上大貨車
5月3日晚9點,微博賬號“成都愛之家動物救助中心 ”一連發布了三條小視頻,視頻里一輛大貨車上堆滿了黑色塑料籠子,外面蒙著蛇皮袋。據四川觀察報道稱,這些袋子上都貼有中通快遞的快遞單,郵寄地址分布大江南北,有深圳、廣州、桂林、蘭州、昆明等地。
視頻中,充斥著小貓小狗的慘叫聲。“我點進去聽了1秒鐘就退出來了,簡直是地獄的聲音。”不少網友表示,不忍點開視頻。

隨后,有工作人員在留言區介紹了事情的經過:“2021年5月3日晚8點,成都某中通快遞點出現一輛活體寵物運輸車,被志愿者攔截下,并報警。貨箱里全是小貓小狗的慘叫聲,若是貨箱門關閉,完全沒有空氣流通,只有被活活憋死。”
“成都愛之家動物救助中心 ”一直在微博同步著相關信息。在后續微博中,警察趕到后命令貨車司機將裝有動物的籠子從車上卸下,經志愿者清點,共發現160余只寵物。
經過一整夜救助,動檢部門對所有貓狗依法暫扣,并在5月4日將其轉移至新都區石板灘寵物市場臨時安置,進行檢疫。截至5月4日凌晨4點,已有4只寵物死亡。
這些“寵物盲盒”里的小貓小狗,被商家和快遞網點當成一件件貨品出售、打包,還被當作物品一樣對待。在“成都愛之家動物救助中心 ”發布的一條現場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個小小的快遞盒里會同時裝三只寵物,擠在一起根本無法動彈;據介紹,運輸前,為了防止動物們在箱子里排泄,需要提前一天讓它們絕水絕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