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桑雪騏)奧維云網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寵物市場規模超過2400億元,同比增長19%。但是如此龐大的市場中,關于寵物消費的維權數量卻不多。是因為這個市場很規范嗎?答案是否定的。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寵物消費領域存在著寵物用品質量參差不齊、寵物服務難如人意等問題。但是,在采訪過程中,不少消費者告訴記者,他們在遇到產品質量和服務問題時,一般只是采取扔掉存在質量的商品、下次不再去同一機構等方式來應對。他們說:“不是不想維權,只不過大多數時候維權成本太高,只好算了。”
寵物用品 質量參差不齊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每個家庭在迎接一個新生命的時候,不論是貓貓狗狗還是水族爬寵,都要做好一系列的準備。“我們每送養一個‘毛孩子’,都會給領養人準備好一套基礎用品。”常年做流浪動物救助的北京某小學劉老師說,比如送養一只小貓,就要準備貓糧,有些還要準備奶粉和藥品,此外還有飯碗、貓砂、貓砂盆、貓窩等。由于常年購置這類用品,劉老師對市場情況了如指掌,“價格差異很大,比如貓糧,網上有四五元一斤的,也有上百元一斤的。低端產品大多數是經濟條件有限的救助人群買來喂流浪動物的,只不過保證它們不餓死,別說營養了,安全性是否能保證都說不好。”劉老師說。
上海消費者童先生也表示,他經常在網上購買各種寵物零食,發現有不少店鋪都在銷售自制的產品,比如風干兔耳朵、自制肉卷肉條等,也有一些店鋪銷售品牌分裝產品。他曾經購買過,發現這些產品往往只是簡單的塑封袋包裝,沒有品牌、沒有生產企業名稱等信息,價格大多會比品牌產品便宜很多。店鋪頁面上會保證是純肉制作,或者保證是正品分裝等。但是,是否是正品、質量是否有保證,他也無法確定,后來就不買了。
近年來,寵物用品市場也刮起了電氣化、智能化之風。天貓數據顯示,2020年“雙11”期間,寵物智能商品的增速超過500%。但是這類產品的質量卻經常受到網友的詬病。《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此前也為家里的貓咪網購過多種電動玩具,發現壽命大多不長。一款售價69元,可以自動發光、發聲、滾動的自動逗貓棒,玩了不到一周就壞了。貓咪最喜歡的魔盒,因充電方式不同售價80元至上百元。第一個買來時,充電接口就接觸不良,退貨了;第二個玩了不到一個月也壞了;由于貓咪實在是喜歡玩,于是記者又買了第三個。
也有“鏟屎官”反映,自己購買的可以自動鏟屎貓廁所只鏟貓砂不鏟屎,還有的把貓咪卡在了里面。
但是,這些問題并不是最嚴重的。近年來,已經有多起寵物電器造成寵物傷害甚至致死的案例。有網友反映因為購買的自動喂食器在其出差期間不能正常出糧,差點兒把自己的“毛孩子”活活餓死;也有“鏟屎官”反映在網上購買的加熱墊將生病的“毛孩子”燙傷等。
讓人痛心的是,有些“鏟屎官”為了“毛孩子”的溫暖舒適購買了售價上千元的小佩智能冷暖貓窩,但是這種產品卻成了“殺死”它們的兇器。2019年,問題爆出后,小佩寵物并未第一時間召回問題產品,而是通過給綁定智能冷暖窩的用戶推送領取配件信息降低產品事故率,直到又有數次貓窩致死事件發生后,此類問題沖上了熱搜,小佩寵物才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出召回通知。
2020年底,廣州市消委會公布的“廣州市寵物消費調查”結果顯示,位列寵物商品問題前五位的分別是假冒偽劣(46%)、虛假宣傳(39%)、價格不合理(37%)、存在安全隱患(30%)和商品類型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