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人們對消毒劑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各種消毒、殺菌劑成了熱銷產品,其中最為常見的酒精、氯類、酚類、醛類等消毒劑,刺激性強、高氧化、高腐蝕性,很容易使冠狀病毒的包膜蛋白變性,達到殺滅病毒的效果,但使用這些消毒劑也要用正確的方法和用量,過度使用或用法不當帶來的危害非常大。
河北福賽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研發副總劉士偉認為,當面臨傳染病威脅或者人群密集型活動時才有必要進行預防性消毒,日常生活中則應以清潔衛生為主,普通民眾不應通過過度消毒尋找所謂的 “安全感”,市面上的常見消毒劑也并非絕對安全,甚至大部分消毒劑都有各種各樣的毒副作用。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張流波認為,在沒有可能受到病原體污染的地方或沒有必要消毒的地方采取了反復消毒的措施,或者該消毒措施根本沒有消毒效果仍采取的化學消毒措施都屬于過度消毒行為,這種做法不僅不能阻擋病毒傳播,反而可能產生這些危害。
1.污染環境
此前已有專家明確表示,用飛機對全城噴灑消毒劑、在汽車輪胎上涂抹消毒劑等過度消毒行為,不能起到切斷病毒傳播途徑的作用,殘存在城市表面的消毒劑如果隨著雨水進入河流,會對環境造成影響。疫情期間,防控為先,但講究合理、適度,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2.傷害人體
以次氯酸鈉等化工類產品為主要成分的消毒劑,其對皮膚、黏膜都有刺激性,大量噴霧可能會引起眼睛或皮膚刺激、皮膚炎癥及過敏反應、吸入性肺炎等,甚至會導致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復發、兒童哮喘發作。
專家指出,使用化學消毒劑進行噴霧消毒,必須進行“避人”操作,如果消毒劑濃度太高,時間太長,會灼傷皮膚,對上呼吸道系統造成一定傷害,濃度太低,或者時間太短,則起不到殺滅病毒的效果。
除了上述危害,常見的殺菌消毒劑有效期短,噴灑后能快速殺菌,但不能實現長久抑菌。那么,是否存在既能有效殺菌、長效抑菌,又能避免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危害的產品呢?生物酶產品就具備這樣的特性。
生物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大部分為蛋白質,也有極少部分為RNA,經過霧化后,生物酶其內含的活性成分在空氣環境中大量捕捉污染分子消化分解,實現凈化效果。目前,生物酶在家居空凈、寵物除臭除味、甲醛及裝修污染治理、人體康潔、農業增產增收等領域的作用已經獲得了市場認可,但在殺菌消毒方面的表現并不理想。為此,河北福賽生物進行了無數次試驗和深度研發,主要研發方向為復合生物酶技術產品,將產品殺菌率提升至99.99%-99.9999%。要讓生物酶產品擁有殺菌消毒的作用,同時還有生物酶產品的天然安全性、高效性、長效抑菌能力,需要找到復合生物酶能融合復配的殺菌消毒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