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人口激增,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不斷增加,垃圾中轉站已成為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廢物集中處置時,會釋放出大量的惡臭氣體,其中除了氨、硫化物等污染物,還含有高達上百種的有機揮發氣體、致癌致畸物、病原微生物、致害致病菌等有害物質,其排放范圍廣,濃度高,危害大,影響環衛工人及周圍居民的身心健康。
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環保相關政策,對環保除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除臭方法已不能滿足當前的政策要求,安全、高效的除臭處理已成為垃圾中轉站、垃圾填埋場等場所的首要工作。
垃圾中轉站臭味來源
垃圾在堆運過程中,由于溫度、外力等因素,會使得垃圾分子運動加劇,臭氣分子由液體或固體轉化為氣體,進入人的嗅覺范圍,被人感知。具體地說,城市生活垃圾臭氣主要來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生活垃圾中的有機物如脂肪、蛋白質等,在氧氣作用下分解成有刺激氣味的小分子物質,直接從廢棄物中揮發出來;
②由于微生物代謝導致富營養性物質分解,所產生的小分子無機物或有機物具有刺激性氣味,特別是微生物厭氧降解;
③生活垃圾本身含有刺激性氣味的化學物質,如塑料制品、油漆制品,特別是劣質制品等。
臭味物質存在與否以及轉移條件是否具備,是臭氣形成的重要因素。
整體來看,垃圾中轉站的惡臭氣體是由含硫的化合物、含氮化合物、鹵素及其衍生物、烴類以及含氧的有機化合物組成,臭味來源較為復雜,各種臭味因子混合后較難清除。
目前,我們在生活中較為常見的除臭方式是在中轉站內部加裝噴淋系統,在噴淋主機控制系統調節下,周期性噴灑除臭劑,將垃圾傾倒過程中產生的粉塵、灰塵,以及傾倒垃圾時產生的惡臭分子和惡臭氣體彌漫在中轉站的空間里進行消除。而除臭效果的好壞,與噴淋系統所使用的除臭劑有直接關系。
常見的除臭劑類型
雖然市面上的除臭劑種類多樣,作用機理復雜,有效成分也是各式各樣,但整體來說大致可以分為4大類型:
1.物理除臭劑。此類產品不改變臭氣組分的化學結構,采用遮蓋臭氣或降低臭氣組分濃度的方式,最常見的就是遮蓋型除臭劑和吸附型除臭劑,通常用于廢氣的末端治理裝置中,較為典型的就是活性炭。
2.化學除臭劑。有效成分為化工原料,通過與臭氣組分發生化學反應,降低臭氣組分濃度,例如產品是酸性或堿性物質,利用酸堿反應去除硫化氫和氨氣等臭氣物質,優點是成本低,缺點是腐蝕設備,常見的化學除臭劑的使用以洗滌塔為主,常用于廢氣末端治理。
3.生物酶除臭劑。利用生物酶對臭氣成分的催化降解,從根源上進行除臭,最終分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等無害成分,其優點是可以從根源上進行除臭,除臭效果較為徹底,但缺點是生物酶具有專一性,無法對復雜成分的臭味進行有效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