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槍林彈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英勇向前、創立戰功的除了勇敢的戰士以外,還有無畏的軍犬。
犬在戰爭中被使用可追溯到古代。古巴比倫人、埃及人、羅馬人等在攻占城池的戰斗中,已開始使用犬。15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十一世曾以軍犬作為內衛。拿破侖在其一生征戰中也與他的軍犬有不解之緣。我國古代也有“……設犬鋪,以犬守之,敵來則群吠”的記載。近代中法之戰中,中方黑旗軍的主將劉永福所訓練的愛犬“黑虎”,直撲法 軍,專咬旗手的咽喉,令法國士兵膽寒。首次大規模地將犬應用于戰爭則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德、意、法、英等國建立了軍犬勤務部隊,德軍與法軍分別使用了 3萬只及2萬只軍犬。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軍開始組建軍犬基地,后將2萬軍犬組成代號為“卜的特種“部隊”,投入戰場。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雙方在戰場上共使用軍犬25 萬余只,被廣泛用于傳信、警戒、偵查、探險、排雷及運輸等,它們英勇忠誠屢建戰功有的犬還被授予勛章。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各種高精尖的軍事設備不斷出現但軍事專家預言,在未來戰爭中,軍犬仍將會起到一些先進武器難以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