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有朋友在路邊撿到了一只流浪貓,一看品種是藍貓,這種寵物貓一般都是被遺棄的,野外生存能力基本為零,天氣寒冷朋友看著實在是覺得可憐就撿回來養在自家車庫。
剛開始藍貓除了吃一直就在睡覺,朋友沒有養貓經驗也沒在意,覺得藍貓這個品種就是懶,但是漸漸貓吃的也越來越少,前天貓突然開始出現抽搐,朋友趕緊把貓送到了附近的寵物醫院。一進醫院醫生就建議抽血化驗,接著住院掛水,一套組合下來本以為醫生說問題不大結果住院第二天的下午就打電話通知朋友,貓死了讓朋友接走。
我看了一下寵物醫院的整個收費記錄,血常規50、炎癥指標90、血生化500、住院60然后就是一些消炎藥和葡萄糖營養液,所有費用加一起一共花了一千多塊錢,問題這錢花了貓并沒有救回來,而且貓的各項抽血指標并不嚴重。
其實想來也是有意思,不知道是寵物醫院知道朋友這貓是撿的,沒什么感情,說到后續檢查和治療朋友覺得費用太貴只說先治療眼前,寵物醫院覺得沒有價值就沒有盡力,還是寵物醫院本身水平能力就有限。我只覺得這簡直一本萬利,在給人看病的醫院血常規加炎癥指標不到30,血生化不到200,而且寵物醫院用的藥品基本就是給人用的,只不過寵物體重輕,藥品規格按體重做成了小包裝,更可笑的是明明規格更小的分量價格比人用的大規格還要貴幾倍。
而且更可笑的是,如果人在住院過程出現了不明不白的意外,醫鬧分分鐘讓醫生懷疑人生,可是寵物呢?我就沒聽說獸醫被醫鬧。隨著現在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寵物醫院這樣的亂象不該管一管嗎?當人醫不如當獸醫這不荒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