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來咖智庫,作者 | 藍貓,編輯 | G3007
萌寵經濟,主打就是一個情緒價值和溫暖陪伴。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人選擇了養寵物,然而,寵物看病比人還貴的問題使不少寵主陷入尷尬。
去年,家住蘇州的小王發現自己的愛貓精神狀態差,趁著周末抓緊帶到寵物醫院進行檢查,驗血、B超一系列檢查下來,光檢查費就花了兩千多。幸運的是第一次檢查就發現是腎臟問題,按時服藥和定期復查即可,但是每天一粒藥就要30塊錢!小王驚呼:一粒藥比得上自己一頓工作餐的價格了!而后持續大半年的每月一次復查,單次檢查費加醫藥費兩千元左右,前后花費上萬元。
相比之下,小王的鄰居小李家的貓就沒有這么幸運了。小李的貓一直流眼淚,帶到寵物醫院咨詢費用后,小李決定放棄治療。因為檢查費用大約需要3000元,且不能保證一次就能解決問題,對比小李一個月5000的工資,這筆治療費確實不輕松。
寵物看病貴,已經不是什么新聞。根據《2022中國寵物醫療行業白皮書》,78%的寵主認為“寵物看病貴”是寵物就醫的最大痛點。寵物生病很難直接確定病情,需要進行大量檢查,即使對癥之后藥物價格也非常昂貴;另一方面,即使有寵物醫療險,也是杯水車薪。小王在花費上萬元給貓看好病后,想到此前曾在支付寶投保的寵物險,結果發現只能理賠數百元,連一次檢查費用都不夠。
在知乎上,有個高贊提問“寵物生病,你們會愿意花光積蓄救治嗎?”,下面回答近千條。有人很理性地表示自己有兩只貓一條狗,醫療費超過八千元就不治了;也有人聲稱自己的兩只雪納瑞,醫藥費花了十三萬八千元。然而,據2022年的數據統計,工作1~3年人群中1-5萬元存款占比最多。現實是,很多年輕人即使花光積蓄,也沒法給自家寵物治病。
既然寵主們都在抱怨寵物醫院價格貴,那么寵物醫院的真實情況又是如何?
掏空寵主腰包的寵物醫院是暴利行業嗎?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2年10月,全國寵物醫院數量達19930家,較2021年同期增長10.7%,即使有新冠疫情的影響,整個行業仍然處于擴張狀態。
2023年1月23日,國內寵物醫療行業“航母級”企業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正式遞交IPO招股書,尋求納斯達克上市。2022年前三季度,新瑞鵬擁有1942家寵物醫院,主要業務涵蓋寵物護理、供應鏈、本地服務等。作為國內第一、全球第二大的寵物護理平臺,新瑞鵬招股書中的財務數據并不算好看。2020年、2021年、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0.08億元、47.84億元(同比+59.02%)、43.15億元(同比+26.93%),凈虧損分別為-10.00億元、-13.11億元、-11.09億元,處于“增收不增利”的狀態。2022年前三季度,新瑞鵬毛利率為5.07%,其中,供應鏈服務毛利率水平最高,為11.51%,本地生活服務毛利率水平為7.19%,寵物醫療服務毛利率最低,為0.21%。
不僅是新瑞鵬,從全國范圍來看,大多數寵物醫院都沒有達到想象中的“暴利”。2021年,全國有10.3%的寵物醫院處于虧損狀態,2022年,這個數據達到了19.52%。同時,近55%的寵物醫院利潤率不到10%。
寵物醫院,小而分散寵物醫療費昂貴是事實,寵物醫院不賺錢也是事實,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寵物看病貴,主要貴在醫藥費和檢查費。國內寵物醫療行業起步較晚,藥品研發周期較長,目前臨床藥品仍大量依靠進口,價格高昂。而市場上寵物醫生水平參差不齊,寵物又無法自述病情,病情診斷幾乎完全依賴于醫生的醫療水平,面對關心情切的寵主,也可能出現醫生虛開檢查的情況。
全國來看,大多數寵物醫院的營業額并不高,僅有0.82%的醫院月營業額達到80萬以上,78.6%的醫院月營業額在20萬以下。從影響營業額的兩個因素客單價和客戶數來看,不足為奇。
客單價方面,盡管寵物看病貴,但寵物醫院接診的所有病例中,需要進行大量檢查和手術的病例占比并不多。寵物醫院提供的服務項目中,占比前三位為免疫、絕育、驅蟲,這三項的都屬于客單價較低且利潤較低的項目,在團購平臺上,大多數免疫和驅蟲項目不超過百元,絕育也大多不超過500元。事實上,絕大多數醫院平均客單價在200-500元和500-1000元這兩個區間,合計占比約79%。
客戶數方面,從全國范圍看,超過80%的醫院日均客戶數在20個以內,只有4.7%的醫院日均客戶數超過30。國內的寵物醫院以中小型醫院為主,大多數寵物醫院人數在10人以內,除醫生和醫生助理外還包括前臺、保潔等,無法接待更多客戶。
此外,盡管和人類眼科、口腔等專科醫院相比,寵物醫院創業門檻相對較低,但前期投入并不低。
除場地成本-房租、裝修外,一家小型的社區寵物醫院的醫療器械初始投入至少100萬,寵物拍攝X光的DR機器一臺就要15萬~20萬元,一臺彩超機接近30萬元,且設備老化需要更新,如果持續經營還需要不斷投入資金。
而在日常經營中,人力成本-含工資、社保、福利等是寵物醫院的第一大成本,超過一半的寵物醫院人力成本超過30%。直接成本-藥品、商品、耗材等是寵物醫院的第二大成本,絕大多數醫院的直接成本在30%以內。在寵物藥品和疫苗領域,我國的寵物藥品及疫苗行業還處于剛起步階段,現階段我國寵物藥和疫苗還是以進口國外品牌為主。
寵物醫療發展歷程及行業現狀1985年,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開設了小動物門診部,這是我國寵物醫療行業的最早起源。根據《2020中國企業醫療行業白皮書》,我國寵物醫療行業發展已有30多年,主要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萌芽期(1985-1999年)、孕育期(2000-2009年)、快速發展期(2010-2014年)以及多元發展期(2015年至今)。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1年我國家庭寵物擁有率約23.7%,而美國家庭寵物擁有率已達69.7%;家庭養寵滲透率提升空間仍然較大。從養寵平均支出來看,2021年我國一線城市單寵年平均支出約4700元,約美國單寵年消費的58%-美國8100元;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寵物親友屬性增強及年輕一代對寵物健康意識不斷增長,國內寵物護理市場將持續擴容,預計2026年將提升至1360億。
政策方面,近年來,寵物行業多條政策的頒布也使寵物醫療行業法律法規逐漸完善,對獸醫人才的擴充和寵物用藥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行業快速發展的背后,產業鏈供給問題和人才問題也不容忽視。
1、產業鏈上游供給
寵物醫療產業鏈上游為寵物藥品和寵物醫療器械、耗材研發和生產。
藥品方面,國產寵物用藥品在技術和資金、藥物種類、覆蓋面等方面還比較薄弱,生產的寵物藥品同質性強,互相模仿程度高,市場競爭不強。盡管近年來國產寵物藥品在研發、技術、品質上都在逐步提升,總銷售額仍遠低于國外品牌。且目前在寵物臨床方面,依舊存在緊缺和長期依賴進口的藥品。根據中信建設的數據,國內70%的寵用藥,都來自進口供應;寵物疫苗的外資品牌市占率高達90%。寵物藥依賴進口,所以價格也相對較高。
寵物醫療設備方面,目前人醫設備、器械廠家進入寵物醫療行業逐年增多,智能型和高端設備呈上升趨勢。從全國范圍來看,25%的寵物醫院完全依賴進口設備,完全使用國產設備的醫院占比約52%。寵物檢測類目還比較單一,且設備差異化是推廣和銷售方面面臨的最大挑戰。
2、人才儲備問題
截止2022年,我國官方獸醫13.6萬人,執業獸醫16.5萬人,鄉村獸醫17.7萬人,且其中只有約30%從事寵物醫療工作。根據發達國家每千人對獸醫服務的需求比例,我國執業獸醫缺口30萬人。2022年,全國開設動物醫學專業的本科院校有86所,每年畢業生約10000人;開設畜牧獸醫類專業大專院校145所,每年畢業生約2.2萬人。同時,整個寵物醫療行業尤其缺乏高端的人才和專家,這跟我國寵物醫療行業發展時間比較短有很大關系,消費者對于寵物醫療的接受程度也還在培養過程中。目前,我國寵物醫院人員偏年輕化,半數以上人員從業時間在5年以內。
作為服務業的寵物醫療行業,最關鍵的核心競爭力其實是人。美國寵物醫院巨頭VCA很早就開始自建員工培訓機構。加大人才供應量、提升相關醫療人員的職業素養,才能使行業得到長期健康的發展。
3、國內寵物醫療占寵物行業的比重仍可提升
2021年,我國寵物醫療市場占寵物行業的比重為17%,相比比較成熟的美國市場,仍存在較大空間。據美國寵物產品協會統計數據,2021年,美國寵物醫療市場規模達343億美元,占整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的28%,僅次于寵物食品行業。
結語一邊是消費者對高昂醫療費的不滿,一邊是寵物醫療行業面臨的困境,無論是上游產業鏈崛起還是人才培養都需要時間和金錢的投入。巨大的市場空間面前,如何做到“叫好又叫座”,本土寵物醫療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