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中國最美寵物醫院111

      .

       

      每天一條獨家原創視頻

      2019年意大利A Design Award空間設計銀獎,

      由臺北市一所動物醫院拿下,

      設計師用暖黃色和混凝土壁面,

      打造有如洞穴一般的空間,

      為生病的動物營造回歸原始的安全感。

      狗禁止進入候診間

      院長盧大立和他的團隊幾乎都是85后青年,

      當初成立動物醫院時就很注重空間設計,

      耗時半年、花費近150萬人民幣,

      才把舊書店改成動物醫院。

      由于看診的都是平均10歲的貓狗,

      因此空間設計沉穩、簡潔,

      一次只看診2組動物病患,

      并且設有專屬的貓候診區,

      讓貓狗都能在各自的空間里放松,

      寵物們直到上了看診臺,

      才意識到自己是來看病的。“動物對空間是有感知的,

      希望它們在看診時能感到舒適。”

      自述  盧大立    編輯  白汶平

      心傳動物醫院院長盧大立

      我是盧大立,心傳動物醫院的院長,我們團隊的醫師平均年齡大概都30歲,專門看犬貓心臟病,來看診的幾乎是10歲以上的老年動物。

      整個建筑以暖黃色為基調,基本上空間不受光線變化影響,只有玄關處有玻璃門和落地窗,因為我們想營造“洞穴”的概念,動物最原始的感知,就是居住在洞穴,會讓它們更有安全感。

      一進門的玻璃玄關,模糊室內室外界線,也讓飼主和寵物轉換心情,然后進到我們的候診間。

      候診間比一般動物醫院還要寬敞,因為通常一只貓或狗來,會有3到4位家屬陪同,我們會透過預約制盡量把病患的時間排開,一次大概兩組人看診,我們不希望這個空間坐滿人,人太多的話反而會讓動物緊張。

      墻上放了一些動物、攝影、設計、美學的刊物,我本身很喜歡這類的東西,候診區的部分也曾經和藝術家合作,舉辦過小型展覽。

      候診區旁是掛號柜臺,而柜臺旁邊有一個小空間,那是貓的專屬候診間,狗狗是不能進去的。

      貓會比較敏感,尤其來到陌生環境現場又有其他狗的話,它們會更緊張,所以飼主可以帶著愛貓一起在這里面等候休息。

      往內走有3個門診區域,第一診間和第二診間配置比較類似,主要是給狗狗看病的。

      第三門診間是設計給貓咪病患,它的空間大小、舒適度高,貓可以在里面走來走去,診療臺直接可以秤重,也可以在上面幫貓抽血,就不需要一直在醫院里移動,會讓貓更安心。

      領藥小窗口,直接連接到后面的藥房,開口就是簡潔的半圓形,在整體空間里不會過于突兀,我們在空間分隔上也很講究,盡量不要讓醫院里,飄出藥水或是藥味,增加動物的緊張感。

      后方的醫療區塊,主要有超音波室、X光室、中央處理區、加護病房、一般病房、手術室,我們平時不開放這些區域,避免打擾到重癥的貓狗,只有在看診時段,飼主可以進來陪伴。

      老年動物通常不會只有一種病,會伴隨腎臟、腫瘤等等疾病,我們在醫療上的挑戰確實比較大,像住在加護病房的貓狗,有時候不是光治好一種病就會痊愈,還要有其他考量,雖然我們會盡全力去醫治每個動物,但是很多時候不一定你盡全力就一定會得到好的結果。

      飼主需要充分了解動物的病情,有時候動物真的非常痛苦,他們也會選擇安樂死的選項,最積極的治療有時候不一定是最好的。

      前陣子有很多我已經看了5年或者是7年的病患,我們一起經過很多了生死攸關的時刻,也有一定的情感在,結果最后這一次真的就是撐不過去,所以還是會有一些的揪心,寵物的善終是我們也很注重的。

      在看掛號柜臺對面,我們設計了一個隱藏式的小房間,那個房間是我們和飼主溝通一些嚴重病情,還有飼主做重大決定時,安靜思考的地方,有時候病重的動物們,也會安排那里,讓它們可以跟最愛的飼主、家人好好告別,走完這一程。

      小房間里有一個出口直接通往外面,如果貓狗不幸往生,它的家人可以直接從出口離開,不需要經過診間,我想這是對動物、和飼主最好的幫助。

      在整個醫療空間后面,還有一處員工休息區,我們開會、休息、輪值都在這里,位置也是比較寬敞的。讓醫師有個好的工作環境,對于整體的醫療水平也會提高。

      寵物醫院原本是書局

      我從小在臺北市長大,投入獸醫工作已經10年,大部分的獸醫院,都是明亮的、快樂的,因為會有小貓小狗誕生、或飼主帶著動物來打預防針,氛圍都是歡樂的,但我們醫院,是以老年動物看診為主,我希望整個空間可以更內斂、沉穩。

      醫院是我家附近的書局改建,這間書局我從小逛到大,所以對空間很熟悉,它基本就是放書架,沒有什么梁柱和隔間,很適合我們重新分配格局。

      當時的工期和設計耗時半年,花了將近150萬人民幣,我們重新鋪墻面,特殊涂料很費成本,我希望有洞穴土壁的感覺。

      空間里很多棱角都被磨掉,設計成弧形和圓角。很多老一輩的醫師和院長都不能理解,一直跟我們說“裝潢不是最重要的,醫療才重要”,要我們別這么著重設計,可是我堅持要完成,因為動物對空間會有感知。

      一般貓狗進到醫院,都會發抖、害怕,但我們建好以后,很多飼主來都說,他們的貓狗直到上了診療臺,才知道自己是來看病的。

      后來我們把醫院的設計項目送去競賽,獲得2019年義大利 A’ Design Award室內設計銀獎,以及臺灣的室內設計金獎,能夠有這樣的成績,也讓我感到榮幸。

      動物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我希望它們來到這里,也可以感到舒適。

      部分圖片由嘉賓、覺知造所提供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