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動物的態度,是體現個人道德素養和社會文明的重要尺度
近日,多名網友反映自己網購的狗糧、貓糧包裝上有針眼,疑似被人戳破快遞包裝投毒。盡管相關傳言真假難辨,但已經引起了大量消費者的關注和擔憂。臨近雙十一,多家寵物糧品牌也紛紛宣布,將采取保密發貨或更改包裝等措施。-10月23日上游新聞
寵物糧疑被投毒,首先要確定事情真偽。如果消費者懷疑寵物糧被投毒,應盡早送檢;寵物糧是否被投毒,也應由權威檢測給出結論,幾張網傳圖片和不完整的視頻,說明不了什么。
倘若不是商品包裝破漏,寵物糧確實遭人扎破包裝投毒,那么如此惡劣的行為,就不止于道德譴責,還可能涉及法律問題。根據刑法規定,如果投毒行為導致寵物死亡或造成嚴重后果,可以認定為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
對寵物投毒,問題可能很大。近期,羅威納犬襲人事件帶來的社會影響,可能激起了部分人對不文明養寵行為的反感,甚至逐漸極端化,一些法律意識淡薄的人私自采取了措施。若是這樣,問題顯然更嚴重——倡導文明養犬是一回事,侵害私人財產乃至危害公共安全是另一回事,如果以“保護自己”的名義肆意傷害動物,不僅喪失了道德底線,更應受到法律制裁。
針孔投毒有一定的隱蔽性,即便被發現了,也很難證明是誰扎的針孔,或者針孔里有沒有毒藥,這樣就給投毒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掩護。但作為消費者,既無法用自家貓狗的生命去驗證是否被投毒,有時候也不知道如何尋找權威檢測機構,往往只能自行防范,如選購信得過的寵物糧商家,拿到快遞時細致檢查等。
針對此事,一些寵物糧商家已經開始采取保密發貨措施,比如包裝上去掉“寵物”字樣,改用五層加厚特硬紙箱打包商品等。一些快遞公司也表示會全力保證客戶的隱私和安全。特殊時期,這些措施可能很有必要,但長期適用嗎?保密發貨的一般是涉及消費者隱私的物品,把狗糧貓糧也做如此特殊處理,真的合適嗎?
除了消費者、商家需要自行防范之外,快遞承運方也應及時排查包裹運輸、派送等各流程環節的安全隱患,有關部門更應加強對寵物食品安全問題的常態化監管,讓寵物食品在安全的基礎上,擁有更高品質。
當然,如果“寵物糧投毒”只是謠言,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虛假信息,仍故意傳播的相關人員也逃不出法律制裁。這也提醒人們,在選購寵物用品時需要擦亮眼睛,看待某些反常現象時也要保持理性,心懷善意,大多數寵物都是可愛和忠誠的,大多數網購都是安全和方便的。
對待動物的態度,是體現個人道德素養和社會文明的重要尺度。“寵物糧投毒”問題不是小事,本著對廣大消費者、對愛寵人士負責的態度,該澄清就澄清,該嚴懲就嚴懲。自行防范的同時,寵物糧安全監管亦需同行。-正觀評論員 韓靜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統籌:陳若松
編輯:楊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