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備受矚目的“時間引力——2023成都雙年展”開幕整整一個月了,來自22個國家及地區的235位藝術家的476件包括架上繪畫、綜合裝置、新媒體影像等全類別、多元化的精彩藝術作品吸引著各地的觀眾。
2023成都雙年展詮釋了當代藝術與現代城市的過去、當下與未來等歷史維度之間的內在關聯,引領觀眾進入一個觸動內心深處的藝術體驗之旅。
今天,我們來欣賞雕塑家娜布其的參展作品《寵物》。
在2023成都雙年展現場,有一組十分亮眼的雕塑作品:黃色的“香蕉”、紅色的“椅子”、藍色的“山峰”……
它們出自畢業于中央美院的雕塑家娜布其之手,是她的“寵物”系列,此外還有幾件來自“化石”系列的作品,一同展示。
成都雙年展現場的娜布其作品
娜布其1984年出生于內蒙古烏蘭察布市,2013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現工作生活于北京,是國內中生代雕塑家中出類拔萃的一位,其作品曾參加過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2019、第11屆上海雙年展和第11屆韓國光州雙年展。
娜布其的金屬雕塑作品和裝置作品,集結了現成品及工業材料——包括鏡子、燈具、人造植物、巨大睫毛、鐵軌和奶牛模型等,既光怪陸離,又貼近生活。
娜布其《無題》
“我的雕塑主要探討的是身體和空間的關系,身體在不同的空間中的感知,以及現實空間和想象空間的區分和混淆。”娜布其說,“不同觀眾們的感受會在雕塑所制造的場域中發生相互作用,并且一直在流動和改變中。”
娜布其的雕塑作品大多具備強烈的“穿透性”,這是一種將原有實際空間重新進行分配的能力,這也是雕塑家們最寶貴的能力之一。
在這組雕塑作品形成的場域中,這些彼此間隔、獨立擺放的作品,看似互不相關,給人的感覺也似乎存在一種隱形的氣場,令人愉悅的氣場。幾件雕塑鮮艷的外表顏色,或許也助力造就了這種感受。
娜布其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作品《真實發生在事物具有合理性的瞬間嗎?》
娜布其表示,雕塑中的形象,雖然出于自己的想象,但同時也基于生活經驗和記憶,并非純粹空想。“去掉了具體的內容,只留下了一些抽象的不能被辨認的形狀,就像去掉了小說中的背景交代和線性的故事情節一樣,這些形狀代表了不同的空間感知,開放的,封閉的,凹凸不平…我把這些感受歸結于身體的記憶。”
用“寵物”來命名這些形態抽象的作品,道理也是一樣。我們的情感可能傾注在小動物身上,也可能凝結在某件自己心愛的物品上,所謂“戀物”,都是內心世界的投射。娜布其希望,來到雙年展現場的觀眾不用想那么多意義,就單純地欣賞它們,感受這種明亮的氛圍即可。
紅星新聞記者 喬雪陽 編輯 李潔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