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馬上評|金毛Siri死亡:拿什么來平復寵物托運的失控感?
因托運機構擅自將空運改為陸運,寵物狗金毛Siri中暑致死一事,仍在發酵。
日前,涉事公司幫幫國際貨運公開回應此事,稱該托運訂單疑似是員工利用公司渠道所接的私單,該員工事發后已離職;并聲稱“現在這個事情,我們也不知道怎么解釋。反正和我們這邊沒有什么關系”。
從這個回復看,基本是個甩鍋姿態,不過也能大體看出這家公司的形態:分支機構應該是加盟的形式。公司在廣州,事發南京,廣州總部對于南京那邊出現的問題表示不知情,還反復強調“沒什么關系”,甚至員工還能接私單,也可以看出管理上非常松散了。
不過,鍋不是想甩就能甩的,公司所應承擔的連帶責任,恐怕不是幾句搪塞的話就糊弄過去。這件事已經得到了相當多的社會關注,監管部門也已介入,相信會得到一個符合法治邏輯的結果。
寵物航空托運一般是兩種形式,一種是隨機托運,和主人同一班航班,這種相對來說程序簡單些,主要是和航空公司溝通;另一種是貨運渠道,這也是金毛Siri主人選擇的方式,這種程序上會比較復雜,一般會委托專門的寵物托運公司。
問題就出在這里:寵物托運市場往往良莠不齊,頗有點“野蠻生長”的意味,整體規范性還有待提高。
一兩年前,我也曾經找過托運公司:提前數個小時到機場附近一個農家小院,在簡陋的環境里給寵物裝籠打包。之后送到機場的貨運區域,那種嘈雜、簡陋的空間設計,頗讓初來乍到者有點天旋地轉。總之,那次的托運整體經歷有點糟糕,好在寵物最終安全到達目的地。
而從金毛Siri事件和網友爆料的情況看,很多情況其實是有共性的。比如托運寵物的交易,基本都是通過微信等社交軟件完成的;很多時候并沒有正規的托運合同;跟蹤寵物的信息都是靠“求賣家”拍照片和視頻……總體而言,寵物托運的失控感很強,商家是否合規操作,確實心里沒底。
在金毛Siri死亡后,還發生了值得琢磨的一幕。主人和托運機構溝通后,商家也給出兩種解決方案:一是賠償一條狗,二是賠償6000元。可以想象,作為養狗者,這種態度很難讓人接受,但寵物的情感價值并沒有明確的認可,賠償標準只能是機械的“物品損失”。可以說,追責乏力,也給了不法商家作惡的僥幸心理。
所以,不妨將金毛Siri死亡事件,當作一次規范行業的契機。寵物,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生活的一部分,人們在寵物身上投射了巨大的情感寄托,圍繞它們也產生了大量的社會聯系、經濟往來。為了寵物,更為了人類,相應的法制規范和市場整頓應該提上日程了。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