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最近又改版啦,一定別忘記點擊上方 “銷售與市場”,將其設為星標★和置頂公眾號!優質內容,從不錯過!
作者丨兵法先生
來源丨營銷兵法(lanhaiyingxiao)
隨著寵物經濟的發展,一條從線上到線下的完整鏈條正在逐步形成。諾貝爾獎得主芝倫茲曾經說過:“人類愈都市化,離開自然愈遠,寵物在人類生活里的重要性也愈增加。”
如今,吸貓擼狗已經成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著寵物的日常、給寵物準備零食和玩具,甚至為寵物舉辦婚禮和派對……不經意間,這個行業已經成長為一門千億級的生意,吸引了太多商家的入局。
就在幾天前,“金毛Siri”托運的話題也霸屏各大社交平臺,在微博上積累了20億+的曝光。而諸多網友和大V對事件的發聲和關注,也從側面印證了寵物市場的爆火。都說當城市化到了一定的階段,寵物經濟崛起就成了一種必然。
那么,現在我國的寵物市場發展如何?它的趨勢又帶來了哪些商機?我們且看。
01寵物行業潛力無限我國的寵物市場形成于20世紀90年代,在經歷了西方養寵經驗的啟蒙、國內知名企業的孕育之后,這個行業終于進入了飛速發展的階段。根據艾瑞預測,2020年寵物行業的規模接近3000億元,未來三年我國寵物行業復合增速在14.2%,到2023年規模將達到4456億元,是一座相當巨大的“富礦”。
其實這個行業的發展,也離不開大環境的變化:
首先是人口結構的變化。從計劃生育實施開始,過去那種家族聚居的模式也發生了變化,有很多空巢家庭、丁克家庭也會因為陪伴的需求去飼養寵物。而在生活節奏極快的當下,在城市工作的年輕人也會將萌寵作為自己的情感寄托,這一切都在拉動著寵物經濟的悄然崛起。
其次是互聯網和社交平臺的崛起。“萌寵”在諸多平臺上都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分類,尤其是在短視頻紅利的階段,很多鏟屎官都成了擁有百萬級粉絲的紅人。而他們對于寵物日常的分享,也吸引了不少潛在用戶的興趣,寵物家庭飼養率也逐步提升。
最后是國內品牌的異軍突起。相比那些風格不夠年輕化的國外品牌來說,主打性價比、精細化養寵的國內品牌給愛寵人士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選擇。在Ins、小紅書這些平臺上,有不少博主都將國產寵物產品作為出境的道具,改變了不少飼養員的養寵思想。
02寵物行業的三大新特點
在探討了這個行業崛起的原因以及趨勢之后,筆者也觀察到寵物行業的三大新特點,變化背后都是機遇。
1.主流群體年輕化
在傳統的認知中,中老年人是養寵的主流群體,遛狗遛鳥逗貓的都是大叔大媽。在寵物市場最發達的美國,人口老齡化也是推動市場繁榮的重要因素,其中45歲以上的寵物主占了一半。
但是在我們國家,年輕人才是寵物消費的主要力量。從年齡上說,泛85后寵物主占比達74%,光是“85-95”這個階段就占了一半以上。從性別上說,女性養寵比例更高,在消費中也占了主導地位。相比老一輩的消費者來說,年輕人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更高,他們在寵物攝影、美容、保險上的花費也推動了下游服務市場的發展。
2.寵物類型多樣化
除了最常見的貓狗之外,更多的寵物也走到家庭中來,多類飼養成了一種趨勢。報告顯示,水族類是除了狗狗和貓咪以外的頭號選擇,鳥類、爬行類和兔子的占比也接近10%,就連比較稀有的嚙齒類和兩棲類也變得更加大眾。
寵物類型的多樣化不但讓細分市場的品牌有了更大的潛力,也催生了很多寵物體驗館,比如“擼兔館”“擼鴨館”“擼豬館”等等,滿足了很多消費者的獵奇心理。
3.整體消費高端化
寵物地位的提高也讓寵物主的養寵理念發生了改變,如今,寵物主追求的是健康養寵、快樂養寵和衛生養寵。除了主糧以外,絕大多數寵物主都會為自己的愛寵購買零食、日用、洗護等用品,其中智能用品的數量也實現了快速增長,銷售額和用戶數據都同比增長40%以上。
其實這樣的趨勢也給諸多品牌提了一個醒:與其死磕主糧的品質,比如在其他類別的用品上展開差異化的競爭,除了讓寵物們“吃得更好”,讓它們“生活得更快樂”也很重要。
除了這些特點以外,寵物保險的大眾化、主糧消費的線上化也是非常明顯的趨勢。隨著寵物經濟的發展,一條從線上到線下的完整鏈條也在逐步形成,寵物行業的飛速發展也是意料之中。
03什么樣的品牌才能脫穎而出?
外部環境的利好捧紅了許多品牌,很多新品類也在這兩年得到了爆發。不過,行業的火爆意味著更多資本的入局,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還是得從“人、貨、場”三個維度去思考、去迭代。
1.NOURSE衛仕:讓情感成為連接點
先從人的角度來說。我們從剛才就在強調,寵物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家人”,如果還將傳播停留在硬廣的層面,忽略了與寵物主的真正溝通,很難進一步留住人心。前不久,寵物品牌衛仕就攜手品牌代言人胡歌打造了一支非常溫情的寵物大片。
短片中胡歌化身為16歲的橘貓老黃,上演了三幕與主人相處的日常,感動了許多鏟屎官。那句“希望你一直都在”不僅僅是品牌的核心主張,也是主人與寵物之間的小小約定,讓更多人明白了這份彼此陪伴、共同守護的平等關系,在共鳴中收獲了諸多消費者的好感。
2.pidan彼誕:全品類的產業布局
再從貨的角度來說。pidan最早是從一款獲得紅點獎的貓砂盆切入寵物市場,但是他們在發展中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寵物品牌得靠全品類才能獲勝。
理由很簡單,一來是單一品類的門檻太低,很容易被其他玩家快速跟上,只有持續地跨品類創新才能滿足大眾的新鮮感。二來是寵物用品的類目十分繁雜,如果消費者每次都需要在不同的門店中挑選不同的產品,也很難沉淀忠實的用戶。只有縮短大家的購買路徑、減輕大家的多次收獲的困擾,才能不斷積累用戶的好感和信任。3.得邑寵物集:一站式的消費體驗
再從場的角度來說。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資深寵物也希望能有更好的線下消費體驗。今年7月,得邑寵物集全國首家旗艦線下體驗店正式開業,全業態的寵物消費空間也讓不少寵物主來圍觀打卡。
和傳統的寵物店不一樣,得邑寵物集在超過1000平方米的經營面積里集成了寵物繁育、活體零售、寵物寄養、洗護美容、萌寵寫真、擼貓館等創新業態的組合。寵物主可以在這里實現購買、洗護、寄養等不同環節的決策,實現一站式的消費體驗。
其實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寵物進階為“家人”的過程中,寵物商品也開始朝人的消費習慣靠,像是渠道為王、顏值經濟、網紅種草、跨界聯動這些策略在寵物行業一樣適用,畢竟受眾大都是Z世代的消費者。
但是從比較微觀的角度來看,寵物行業一些比較顛覆性的特點也值得大家思考。像是養寵的人更在意寵物的什么、在購買寵物產品時有哪些差異化的訴求、以及什么樣的寵物正在從小眾走向大眾。只有隨時關注行業發展的趨勢,才能在這個快速增長的賽道中取得屬于自己的成功。
往期
精彩· 鴻星爾克事件:一場圍繞年輕人的市場“革命”
· 廠家業務員如何做好“經理助理”
· “百萬小賣部”退出校園!渠道缺失的背后,企業竟迎來了新機遇!
· 可口可樂、雀巢紛紛入局,環保風口下消費者為何不買賬?
· 躺平可恥嗎?前浪VS后浪:是保衛發際線還是甘做加班狗?
本號致力于好文推送,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用,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聯系。
責任編輯:張東輝 | 責任校對:丁然二審責任人:張旭 | 美編:丁然— 本文在以下平臺發布 —
| 開講 | 官方微博 | 官方網站 | 雜志有獎征訂 | APP有獎下載 |
【商務合作手機號】13703926056(同微信)【雜志訂閱電話】TEL: 0371-65321931 / 0371-65321956【雜志訂閱服務】15939021646(同微信)/ 13083716319【投稿郵箱】4884537@qq.com / 1045876710@qq.com分享、點贊、在看都在這兒點下給小編加點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