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瑞鵬寵物醫院醫生虐待貓咪一事在微博上引發熱議。20日,中新經緯從瑞鵬寵物醫院方面獲悉,目前,虐貓醫生已被開除,涉事門店也處于停業整改狀態。
官網顯示,瑞鵬寵物醫院隸屬于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下稱新瑞鵬),后者不久前剛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更新招股書,準備在納斯達克上市。
公司回應:已開除涉事醫生
近日,有網友曝光重慶瑞鵬寵物醫院(龍山分院)醫生虐待貓咪。網傳視頻中,綠衣男子數次抽打、腳踢踹貓咪。貓咪躲在籠子下又被抓出來,遭拖把猛搥。圍觀人員全程未阻止。
20日上午,瑞鵬寵物醫院官方客服人員向中新經緯表示,虐貓一事屬實,此事性質惡劣,也違反了公司相關的管理規定,目前公司已對涉事門店進行停業整改,并開除了虐貓醫生。
“我們這邊對他(虐貓醫生)進行了約談,他已經認識到了錯誤,也進行了懺悔,但是這個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那他就得承擔相應的后果,得接受公司紅線所定的‘虐待動物即刻開除’的決定。”該客服人員稱,公司后續也會加強內部管理和監管,同時加強工作人員的培訓和考核等。
此外,據上述客服人員透露,事件中的貓咪已于2月20日痊愈出院,目前處于健康狀態。而至于涉事門店是否還會恢復營業,該客服人員稱,公司需要在相關事件處理完之后,再進行評估。
20日上午,中新經緯撥打重慶瑞鵬寵物醫院(龍山分院)預留在第三方平臺上的電話,提示為“暫時無人接聽”。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客服人員提到,針對虐貓事件,公司已發布《關于網傳“重慶某寵物醫院員工虐待流浪貓”事件處理通報》,至于發布在哪些渠道上,該客服人員并未透露。而在瑞鵬寵物醫院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眾號上,中新經緯并未看到該通報。
而根據瑞鵬公益基金會微博賬號在某微博下的圖片評論,通報顯示虐貓事件發生在今年2月8日,涉事寵物醫院重慶瑞鵬寵物醫院(龍山分院)自3月18日起停業整改、全面徹查,落款是重慶西南瑞鵬寵物醫院有限公司。
來源:微博
背后公司年入57億
官網顯示,瑞鵬寵物醫院是一家致力于提升動物福利的連鎖寵物醫院,隸屬于新瑞鵬。首家瑞鵬寵物醫院成立于1998年,目前在全國共有600多家直營分院,分布于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鄭州、武漢等地。
據新瑞鵬近期披露的招股書,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就2021年和2022年的醫院數量和寵物護理服務收入而言,新瑞鵬是中國最大的寵物護理平臺,也是全球第二大寵物護理服務平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新瑞鵬擁有23個寵物醫院品牌和1891家寵物醫院。2022年,新瑞鵬在中國一線城市的寵物護理市場份額約為30%。
而瑞鵬寵物醫院便是新瑞鵬的前身,也是該集團旗下目前最主要的寵物醫院品牌之一。
招股書顯示,新瑞鵬于1998年12月通過瑞鵬寵物醫院開始運營,該品牌由集團創始人、董事會聯席主席兼總裁彭永和在廣東省深圳市創立。1999年到2012年,新瑞鵬不斷擴大其在廣東省的寵物醫院網絡,并2013年將地理覆蓋范圍從廣東省擴展到了中國其他南方省份的城市。2016年,新瑞鵬收購了中國寵物護理行業最具影響力和標志性的品牌之一——美聯眾和,將業務擴展到中國北方。
為便利海外上市,新瑞鵬于2019年6月根據開曼群島法律成立了瑞鵬寵物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其海外控股公司。2019年12月31日,新瑞鵬完成了對中國寵物醫院集團天域集團的收購。收購完成后,天域集團成為瑞鵬寵物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幾個主要的寵物醫院品牌,如愛諾、阿南、Naja和小狗小鎮也被整合進來。2021年8月,瑞鵬寵物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新瑞鵬寵物集團有限公司。
目前,寵物護理服務、供應鏈服務和本地服務是新瑞鵬三大支柱業務,尤其是寵物護理服務,為該集團貢獻了五成以上的收入,而該部分收入則主要通過新瑞鵬分布于全國各地的寵物醫院來實現。數據顯示,2022年,新瑞鵬寵物護理服務、供應鏈服務、本地服務分別實現收入29.66億元、21.84億元、5.90億元。其中,寵物護理服務收入占總收入的51.67%。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在收購天域集團的過程中,新瑞鵬將天域集團運營的693家寵物醫院與集團旗下388家寵物醫院網絡進行了整合。截至2022年12月31日,該集團共有1891家寵物醫院。
不過,目前,新瑞鵬仍處于虧損狀態,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2年,新瑞鵬分別實現營收47.84億元、57.4億元;凈虧損金額分別達13.11億元、14.1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招股書中,新瑞鵬表示其是寵物護理服務的首選品牌,在中國受到寵物父母的廣泛認可。“我們在2022年維持了約56%的寵物護理服務客戶復購率,而行業平均水平在30%至40%之間。”
同時,新瑞鵬坦言,集團不時收到投訴,稱其沒有適當照顧一些寵物,死亡、受傷或損失有時發生在照顧動物的過程中,包括運輸過程中。
新瑞鵬稱,相關投訴引起的負面宣傳,或一般的負面媒體報道,可能會對公眾對集團的看法產生不利影響,并降低集團收入和盈利能力。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宋彥霖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片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中新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