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養寵族群擴大,“吸貓”“擼狗”漸漸成為一種熱潮。以前步行街多于一間狗狗店,如今有十多家;德城區的狗狗醫院也從原來的兩三家,發展到如今四十多家,德州狗狗消費市場需求正快速發展。
從主食到飲料,從護膚到醫療保健,從藥物到保健……“狗狗經濟發展”持續升溫。本報記者從市貿促會了解到,德州正通過引資,打造中國北方狗狗食品工業園,以搶占新賽道。
養狗狗成為“費事”的事
孫女士常年在外地工作,家中多于雙親兩人。為了不讓雙親感到孤單,前幾年她買了一頭柴犬送給雙親。本以為養狗狗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她沒想到竟如此“費事”。
孫女士給本報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一頭中型犬為例,兩年買狗糧耗費3000元,飲料1000元;每周需去狗狗店泡澡一場,否則身上會產生異味,一場價格為120元;此外,藥物200元,驅蟲藥300元,遛狗用具200元,衣服500元,玩具和日常用具等500元,養狗的所有費用加起來兩年至少耗費11460元。
東郊德城區的郭先生,平時獨居,感到有些孤獨。前年他養了一頭藍貓,為貓咪取名為“有心”,正式踏上了養寵之路。
郭先生說,“有心”的日常花銷主要是食物和貓砂等方面。他每周在購買貓糧、罐頭和營養品等狗狗食品方面需耗費200元左右,每周貓砂需耗費50元,半年打一場藥物100元,貓體內體外驅蟲每周一場50元,衣服和玩具等方面兩年共計1000元。郭先生坦言,他家貓“吃穿”檔次并不高,即便如此,所有費用算下來,兩年依然要耗費4800元。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養狗狗每年的耗費是家庭支出中一筆不小的開銷,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
“狗狗經濟發展”正日趨火爆
2月22日8時許,在德城區湖濱北大道一間狗狗生活館,聽覺敏銳的狗狗狗聽到開門聲就開始吠叫,另一旁的工作人員正忙著給狗狗做“護膚”。
該店主陳猛介紹,店門口主要經營狗狗食品、保健和護膚,狗狗食品主要包括主食和飲料,目前店門口貓糧狗糧共有上千種,價格在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狗狗護膚主要是泡澡、剪毛和造型等服務,單次價格均在百元以內。
“七年前,這條街多于我這一間狗狗店,如今這條街共有十多家大大小小的狗狗店。”陳猛表示,隨著線下狗狗店數量增多,他明顯感覺近幾年養寵族群擴大。“今年春節期間,狗狗泡澡、造型和寄養服務火爆,和去年同期相比業務量增長50%。”
隨后,本報記者來到德州濱河新區的一間狗狗醫院,工作人員于偉已經開始給狗狗貓做骨折手術。“起初,狗狗醫院的經營范圍只是治療普通感冒等基礎病。隨著狗狗醫療保健技術的發展,經營范圍也在擴大,涉及疾病預防、現場救護、病期保健、手術后保健和康復保健等。”于偉說。
隨著養寵族群的擴大,對狗狗醫療保健的市場需求也在大幅增加。從事狗狗服務行業11年的于偉說,十年前德城區多于六七家狗狗醫院,如今已有40余家。
狗狗市場市場需求漸漸多元化
目前,狗狗行業除了狗狗醫療保健、用具、食品等比較常態化的業務外,還衍生出狗狗直播等新業態。
東郊德城區的鄭善彬,不僅是一間狗狗實體店主,還是一名主播,狗狗網店主要經營狗狗日用具。“這是我們‘主播’每天都要吃的貓糧,您可以放心下單……”如今,他的狗狗網店月銷售額在50萬元左右,最高時可達到100萬元。
從業七年的鄭善彬發現,如今市民對狗狗市場市場需求已經開始多元化。“之前覺得狗狗能吃飽就行,如今講究讓狗狗吃好,漸漸出現了狗狗飲料和保健品等。”他說,如今狗狗市場上的狗狗用具、食品等各類產品更加精細化和多樣化。
“如今狗狗普遍吃得較好,導致不少狗狗體重偏重。”鄭善彬說,如今店門口推出狗狗減肥,有不少顧客帶著“萌寵”前來體驗。
德州將發展狗狗全產業發展鏈
數據顯示,如今人口生育率下降、單身族群占比增多、人均收入提升,人們對狗狗市場需求量增大,養寵人也越來越愿意為“毛孩子”掏腰包。“狗狗經濟發展是受益消費升級的行業。”德州市貿促會相關負責人認為,“狗狗經濟發展”前景廣闊。
德州當前已經開始全面推動中國食品名市和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萌寵產業發展是重要消費和產業發展組成部分。一方面,德州作為全國糧食主產區和農副產品加工基地,有著豐富的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資源,生產狗狗食品成本較低;另一方面,德州具有交通區位優勢,并緊鄰京津冀龐大的消費族群,狗狗消費市場需求龐大。
如今,德州已經開始搶抓機遇,積極引資。今年1月,貝殼視頻攜手大唐世紀集團與濱河新區就德州打造中國北方狗狗食品工業園項目進行對接洽談,項目計劃招引國內狗狗食品產業發展落地德州。今年2月,上海耐威克狗狗用具有限公司來德州實地考察,該公司是專業的狗狗食品和用具研發制造企業,集研發、生產、銷售、營銷于一體。
市貿促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德州將引入狗狗全產業發展鏈生態企業,大力發展狗狗文化娛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