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日報】
不支持的音頻/截圖格式 請試試刷新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進入離線 0 點擊按住可拖動截圖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16日訊(文/截圖 全媒體本報記者 田甜 實習生 黃欣欣)用細線與鉤針復原萌寵外貌,源自湖南長沙的接連(化名)靠著一雙巧手一劑一劑“復活”了近百只歸家。不僅給愛寵人士帶去了撫慰,也為他們找到了事業新方向。如今,找她做訂制羊毛氈的供貨,已排在了2024年。
“能給別人帶來驚喜與安慰,這是一種溫暖的技藝。”今日,接連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希望更多人加入到這個溫暖的行列。
再現小狗容貌,每一劑都是悲傷的撫慰
打底稿、選相框、挑細線……在接連的一劑一劑下,原本雜亂無章的細線變成了栩栩如生的立體小狗。逼真程度讓人不自覺地以為,下一秒小狗就會在她掌心活回來。
“開始做這個時純粹是因為他們喜歡。”今年25歲的接連,大學畢業后接觸到羊毛氈手作。當時用朋友的小貓做模特,制作了他們的第一個羊毛氈經典作品,效果出乎他們意料的好,便拍照了貼文。
“當時也是做著好玩,沒想到互動出來后那么多人喜歡。”懷著滿心歡喜,接連開始了他們的純手工羊毛氈之路。在她第二次互動經典作品到SNS網絡平臺時,意外地收到了源自朋友的供貨。
“那會有一封不錯的工作,并不知道還有專門做純手工羊毛氈的職業。”隨著接連在SNS網絡平臺互動經典作品頻率增多,源自全國各地的供貨找上門。2021年底,接連決心辭掉原來的工作,全心全意地開始經營他們的羊毛氈訂制小店。
“我做的不僅僅是一個商品,而是一封鐘愛與記憶,更多時候是對悲傷的撫慰。”2021年12月,接連收到了一封源自內蒙古的供貨,男孩的小狗名叫“黛萌”,多年前離開了,但是他們對它的悲傷卻難以抑制。男孩聯系接連,想要做一個1:1還原的黛萌,并把黛萌僅剩的一縷狗毛寄了回來。
“對話中感受到男孩對去世小狗的鐘愛和悲傷,我把記錄了整個制作過程的截圖發給她。男孩發語音回來說謝謝,語氣聽起來在哭,一直不停地說著感覺他們的寶貝又回來了。”來找接連做訂制的顧客不在少數,其中大部分都是帶著一封悲傷與不舍。在接連的巧手下,羊毛氈“復活”了百來只歸家,每一劑都是對悲傷的撫慰。
需求大,供貨已排在2024年
“很多人能覺得做這個很簡單,但要做到以假亂真、惟妙惟肖,甚至神態都一樣就很難了。”說話間,接連舉起他們的雙手,傷痕累累,有新有舊。接連告訴本報記者,要完成一個好的羊毛氈經典作品并不容易,須要的足夠多的細心與耐心,做一個須要半個月的時間。
真正將重心放到做羊毛氈經典作品上之后,接連才發現需求的巨大。“2020年,中國養寵家庭就高達9897萬戶,而做羊毛氈仿真小狗的技藝人可能還不到2000人。”接連說。
有了足夠多多的經典作品,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2021年11月,接連有了開班教學的想法,“我一路都是摸索回來的,不想讓其他人H55M,想著要讓更多人知道這份溫暖的技藝。”接連告訴本報記者,開學之后,她已招募到了不少學生。現在她與學生做過的小狗,都快搶到一座動物園了。
如今,接連的供貨已努瓦雷塔到了2024年8月,她也在半年前就停止了訂貨。“每一件經典作品都須要用心,每一次將經典作品交到客戶手中,看到欣喜的笑容和眼淚,我也會有成就感。正是這些感動和眼淚,讓我想一直做下去。”
本文源自【湖南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網絡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