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寵物消費維權,為啥大多都算了?

      寵物消費維權,為啥大多都算了?

       

      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寵物市場規模超過2400億元,同比增長19%。但是如此龐大的市場中,關于寵物消費的維權數量卻不多。這是什么原因呢?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寵物消費領域存在著寵物用品質量參差不齊、寵物服務難如人意等問題。在采訪過程中,不少消費者告訴記者,”不是不想維權,只不過大多數時候維權成本太高,只好算了。”

      寵物用品

      質量參差不齊

      常年做流浪動物救助的北京某小學劉老師對寵物用品市場情況了如指掌,“價格差異很大,比如糧,網上有四五元一斤的,也有上百元一斤的。低端產品大多數是經濟條件有限的救助人群買來喂流浪動物的,只不過保證它們不餓死,別說營養了,安全性是否能保證都說不好。”劉老師說。

      上海消費者童先生也表示,他經常在網上購買各種寵物零食,發現有不少店鋪都在銷售自制的產品,比如風干耳朵、自制肉卷肉條等。他曾經購買過,發現這些產品往往只是簡單的塑封袋包裝,沒有品牌、沒有生產企業名稱等信息,價格大多會比品牌產品便宜很多。店鋪頁面上會保證是純肉制作,或者保證是正品分裝等。但是,是否是正品、質量是否有保證,他也無法確定,后來就不買了。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除了質量參差不齊的常規用品外

      寵物用品市場近幾年流行起來的

      電氣化、智能化產品質量也廣為詬病

      嚴重的甚至會對寵物造成傷害

      天貓數據顯示,2020年“雙11”期間,寵物智能商品的增速超過500%。《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此前曾為家里的貓咪網購過多種電動玩具,發現壽命大多不長。比如一款售價69元,可以自動發光、發聲、滾動的自動逗貓棒,玩了不到一周就壞了。貓咪最喜歡的魔盒,因充電方式不同售價80元至上百元。第一個買來時,充電接口就接觸不良,退貨了;第二個玩了不到一個月也壞了;由于貓咪實在是喜歡玩,于是記者又買了第三個。

      近年來,已經發生過多起寵物電器造成寵物傷害甚至致死的案例。有網友反映,自己購買的可以自動鏟屎貓廁所只鏟貓砂不鏟屎,還有的把貓咪卡在了里面;有的則表示因為購買的自動喂食器在其出差期間不能正常出糧,差點兒把自己的“毛孩子”活活餓死;也有“鏟屎官”反映在網上購買的加熱墊將生病的“毛孩子”燙傷等;有些“鏟屎官”為了“毛孩子”的溫暖舒適購買了售價上千元的小佩智能冷暖貓窩,但是這種產品卻成了“殺死”它們的兇器。

      2020年底,廣州市消委會公布的“廣州市寵物消費調查”結果顯示,位列寵物商品問題前五位的分別是假冒偽劣(46%)、虛假宣傳(39%)、價格不合理(37%)、存在安全隱患(30%)和商品類型少(30%)。

      《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的調查數據顯示,用戶對寵物智能產品的消費決策中,產品的安全性、耐用性占比超過70%。而對于產品的不滿則主要集中在功能不實用、實際效果不符合預期、故障率高等原因上。

      寵物服務

      不盡如人意

      寵物需要各種各樣的服務

      飛機托運、臨時寄養......

      近年來也產生了不少糾紛

      “那個案子雖然打贏了,但是不論是Mars的主人還是作為代理律師的我,都非常疲憊。而且讓人遺憾的是,類似案件仍在發生。”2012年發生的金毛犬托運機場死亡案件代理律師是著名的動物保護律師,她告訴記者,航空公司承運動物造成死亡事件以及機場貨運人員野蠻裝卸虐待動物事件已發生多起。

      寵物寄養是這幾年需求不斷擴大的一項寵物服務。《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了解到,這項服務也經常爆出問題。昵稱為“Jerry媽”的網友向《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反映,春節期間她和愛人回老家探親,把8歲的法國斗牛犬Jerry寄養在寵物店,沒想到干干凈凈地送去,接回來時身上卻發現了虱子。氣憤的“Jerry媽”去找寵物店老板理論,老板一口否認不說,還說是Jerry自己長的虱子,并傳染給了店里的其他動物。

      長了虱子的Jerry還算幸運的,還有些寵物在寄養的時候失蹤、生病甚至死亡。寵物在洗澡美容時受到虐待,甚至致傷致死的事件也時有發生。

      2019年春節,某互聯網品牌還推出了預約上門喂貓的服務。其服務銷售頁面上標稱,下單后,只需要寄出鑰匙即可,每次服務費用159元。網頁上詳細地列出了臨時“鏟屎官”上門后的服務規范,但是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會在遙遠的家鄉從監控里看到自家寶貝遭遇斷水斷糧,并且客服的400電話也無法打通。有些遠在外地“鏟屎官”不得不花高價請別人上門服務,有的不得不在大年初三飛回來喂已經餓了70個小時的貓,還有些上門的臨時“鏟屎官”竟然把貓砂當做貓糧裝進了貓碗里。

      ▲網售的代替寵物寄養服務

      廣州市消委會的調查顯示,目前市場上寵物服務存在的問題前三位分別是服務不到位(45%)、缺乏服務標準(43%)和價格不合理(40%)。

      寵物醫療

      需要加強監管和消費者教育

      “醫療糾紛是最難打的一類案子,寵物醫療糾紛更是難上加難。”前文所述金毛托運案律師這樣表示。

      重慶某寵物醫院獸醫李偲表示,寵物醫療糾紛難維權,最主要的問題是大多數消費者不了解相關情況,寵物又不會說話,而一部分獸醫缺乏起碼的職業道德。比如,有一例簡單的公貓節育手術,貓咪出院后幾小時后就出現了陰囊出血的癥狀,可以推斷這是血管沒有扎緊或者破裂造成的。但是當主人帶貓咪返回醫院檢查時,醫生卻說是貓咪的血液有問題,需要住院治療。愛貓心切的主人立即給貓咪辦理了入院手續。“就這樣,一起醫療事故就變成了醫院、醫生增收的手段。”李偲說。

      李偲還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有些醫院還會利用消費者相關知識缺乏亂收費斂財。“比如有些醫院明明沒有心電監護設備,但是卻告訴消費者手術中給動物使用了這一設備,并收取數百元的費用。”李偲說,由于不懂,自然是很少有人去維權,有些造成動物死亡的案例也會要求醫療鑒定,但是大多數都是不了了之。

      李偲認為,要解決這類問題,首先應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其次要加強對法律法規的貫徹、標準落實情況的監管。他舉例說,職業獸醫的行為規范要求,動物就醫,獸醫應出具診斷書和處方,但是實際上只有一些大型寵物醫院才能做到,而現在遍布街頭的小醫院往往是只給消費者一張收據,一旦出現問題,消費者就會陷入“有嘴說不清”的境地。還要加強消費者教育,讓消費者了解到自己帶寵物就醫時應享有哪些權利,從而對醫院進行最基本的監督。

      標準缺乏

      維權無標準可依

      “這個行業最大的問題是缺乏標準和規范。”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多位專家均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沒有標準,質量自然是保證不了。”中國家電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魯建國告訴記者,現在寵物家電領域雖然有不少知名企業介入,市場也在不斷擴大,但是目前還沒有企業或者行業標準。“不過按照相關法律規定,企業必須依據標準生產產品,所以企業在生產產品前應該制定相應的企業標準。”魯建國說。

      記者在網上搜索到了廣州某寵物用品有限公司于2019年7月17日發布的寵物用塑料制品玩具安全及質量標準。該標準規定了此類產品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測規則、包裝、運輸和儲存。其中一些條款注明了要符合GB6675.1-2014的要求,記者查閱發現這是《玩具安全》國家標準。

      魯建國表示,寵物家電是在消費者家庭中使用的,因此企業制定的標準至少不應低于家用電器通用安全要求。“同時也應通過制定團體標準的形式,來填補行業的空白,保證消費者和寵物的安全。”魯建國說。

      寵物服務更是缺乏相應的標準,消費者往往只能根據網頁上、店堂里明示的條文來了解自己花的錢能夠換來哪些服務內容,但是這些企業自定的規范又往往缺少罰則,一旦出現問題,消費者索賠更是無標可依。“‘金毛犬托運致死案’是司法系統上首次在針對一件托運‘物品’判賠精神損失費,但遺憾的是此后再無類似判決。”“金毛犬托運致死案”代理律師表示,由于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消費者在進行此類法律糾紛的訴訟過程中,往往非常被動。

      不過,《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也了解到,近年來,一些團體標準正在逐漸填補行業的空白。比如2019年8月22日,T/CGAPA001-2019寵物零食標準綜合體團體規范、T/CGAPA002-2019寵物配合飼料(全價寵物食品)標準綜合體團體規范、T/CGAPA003-2019寵物營養補充劑標準綜合體團體規范三個團體綜合標準正式發布;2018年,天貓攜手8家知名寵物食品企業發布了《寵物飼料技術規范》等。

      取證困難

      令人望而卻步

      寵物售前就帶有病菌

      寵物糧存在質量問題、營養成分虛標

      及寵物服務均難以取證

      廣東省消委會2020年僅收到10件寵物消費糾紛,這是全省的數據,統計可能不完全,但是這方面的投訴的確不多。”廣東省消委會秘書長楊淑娜表示,這些糾紛主要是寵物購買后生病或死亡的問題。消費者認為商家賣出的是帶病寵物,給消費者帶來經濟損失,但是商家不承認或不配合調解,導致調解成功率較低。

      “星期”“星期貓”是業內對于購買后一周內死亡的寵物個體的稱呼。記者調查發現,這種情況并不少見。但是,由于這些個體往往是幼齡寵物,消費者很難證明是寵物售出時就已帶病還是自己飼養不當造成的,因此商家也就有了抵賴的機會。“犬只病毒都有潛伏期,譬如細菌和冠狀病毒,前者潛伏期一周左右,后者則是一到兩周,期間沒有任何癥狀,只有專業實驗室才能檢測出來。”李偲說。

      2019年“3·15”前夕,上海市消保委公布了對市場上的寵物食品(犬糧)比較試驗的結果。從電商平臺、寵物店等各種渠道購買的48件商品,涵蓋了皇家、比瑞吉、寶路等知名品牌。試驗結果顯示,毒素類指標方面,4件樣品的玉米赤霉烯酮超過了相關標準要求限值,這一毒素指標超標,不但會造成產品的適口性和耐口性下降,還會影響寵物的正常生長發育,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寵物中毒;衛生指標方面,5件樣品菌落總數較高;營養成分方面,分別存在粗蛋白、粗脂肪、鈣、磷等實測值與明示值不符,也就是存在營養成分虛標等問題。

      一般消費者如果懷疑自己購買的寵物食品存在問題,很難取證。”前述金毛犬托運案代理律師表示,因為寵物不會只吃一種食品,而且還會飲水,而消費者自己送檢往往找不到接收單位,且成本高,周期長。同時,相關問題往往也不能聚集起足夠的問題樣本數量以引發關注。所以大多數消費者即使懷疑產品有問題,如果沒有對寵物造成很大的傷害,大多也是扔掉了事。

      只有當相關投訴在短期內大量集中出現時,才會引起相關方面的重視。如今年1月份,一位知名寵物博主曝光了一起寵物貓大量癱瘓流產的事件,微博評論區迅速聚集了大量有相同情況的貓主人。它們有一個共同特征——吃了同一公司名下的兩款貓糧。此后,涉事公司成立了專項小組調查該事件,但相關貓糧與寵物貓的癥狀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和必然聯系,尚不能定論。同樣,另一款網售進口貓糧也被眾多消費者反映貓咪吃了出現嘔吐腹瀉等問題,目前該產品在某電商平臺已經下架。

      而對于寵物服務,因為寵物不會表達,如果服務機構沒有監控錄像等設施,其中存在的問題更無法取證。“我國尚無相關的法律法規,即使發現問題,責任方也往往得不到應有的懲罰。”“金毛犬托運致死案”代理律師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由于寵物消費維權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雖然有不少人會專門找她咨詢,但是真正能夠堅持下去的非常少。

      記者/桑雪騏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