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寵物墓地故事:老人為狗不離婚,狗一死馬上去民政局



        北京昌平52路車在晚上19:30會停運,如果在化莊站下車,走到引水渠南邊800米的地方,就可以看到百福寵物天堂。

        一輛柴油三輪車轟轟駛過,小路

       

        北京昌平52路車在晚上19:30會停運,如果在化莊站下車,走到引水渠南邊800米的地方,就可以看到百福寵物天堂。

        一輛柴油三輪車轟轟駛過,小路塵土飛揚,墻體上“寵物天堂”四個褪色的字體依稀可見。

      院子里的德國黑背看見陌生人便頂著鐵籠吼叫。這家曾登上《紐約時報》和《China Daily》的寵物墓地,是中國第一家獲得工商審批的動物殯葬場所。

        故事,從我偶遇到的守墓人張又旺開始。

      “好家伙,我什么人物沒見過,鞏俐和袁立的寵物都埋在這兒!”穿著八十年代軍綠色外套的張又旺,領著我走在土埂上,迎面而來的是120畝的4000多個寵物墓地。

      清明前后,墓地里速生楊剛長出新芽,松柏卻是常青,風小的時候,能聽清幾十米外的錄音機播出的誦經聲音。

      墓地里埋葬著的寵物,占了大半壁江山,另類的是,雞鴨鵝也會被供奉起來。張又旺指著兩只鴨子“美美”和“飛刀”的墓,墓碑已經陳舊得看不出什么,他依然肯定,“這不,主人賦的詩。”

        太陽照到用定制玻璃蓋著的寵物狗“鳩鳩”的墓上,四角的太陽能電板開始了一天的儲能。在安靜的夜里,燈火通明,把玻璃房里的往生被、蛋清腸、玩具和絨毛骨頭重新照亮。

      還有悉心的主人會買下六七個單元的墓地,以奶白色大理石鋪地、砌墻,兩個小石獅子佇立在前,花草盆栽裝點。這些需要主人自掏腰包,大概兩到三萬塊錢。

      長毛貓“龜龜”有著不同顏色的瞳孔,龜龜死后,主人王冰無論在街市還是公園里,再也沒有見過和它長得一樣的貓。“不能在上面蓋東西!”她揮了揮手,“鐵的和木的都不好,就要敞亮,不接地氣的話,咱家龜龜轉不了世。”

        和王冰一樣,大多數主人都選擇了這樣的墓:簡單、整潔。

      “她家的貓,在古董店里到處亂跑,十幾年來從來沒有打壞過一件瓷器。”張又旺說,“神乎!”

        “張師傅人特好,還會寫字畫畫。”王冰塞了一些錢給張又旺,希望他好好照顧龜龜,“龜龜再見啊,媽媽很快就來看你。”王冰一步三回頭。

        畫師守墓人

      52歲的張又旺看護這個位于昌平區馬池口鎮白浮村里的寵物天堂,已是第8個年頭。

      忙的時候他在地里造墓、栽樹、撿垃圾,以前墓碑電腦刻字還沒普及的時候,他還要在石頭上篆刻:先用毛筆字勾勒,然后用鑿子沿著筆鋒一點點敲。他刻得最多的是,“爸爸媽媽永遠想你”。

      不忙的時候他也不會閑下來。白天陽光好的時候,在住處角落放一桌畫筆和顏料,支起畫布,架上一張向主人要來的寵物照片,拿起水彩筆描描畫畫。完成一幅寵物肖像的水彩畫,需要斷斷續續十幾天的時間。

        又旺妻子撿回來的化妝刷子,他覺得眉筆也是一個好畫具。圖 強明陽

        又旺篆刻的章,手感清涼。圖 強明陽

      張又旺已經畫了30多年的畫了。17歲臨近初中畢業時,家里急著想讓他學點手藝,“我要畫畫”,張又旺對父親說。父親通達,介紹了一個畫畫師父給他,“我師父沒什么名氣,都是搞工藝的。”

        他的住處是墓地旁的平房,冰箱的邊上,熏黑的墻上,柜子里,都有他的畫。角落里,陽光照到了一張油畫,畫上是一只普通的家犬。

      “最點睛的你猜猜是哪里?是尾巴,你看它那尾巴翹的,是有主人愛護的。”張又旺已經忘了它的名字。

        突然,一只貓闖進屋里來,院子里有9只貓都是張又旺養的。這只膽子最大的貓朝他喵了一聲,“好你個小東西!”他嗔怪道。

      張又旺有100多張顏色各異的動物肖像,有油畫也有毛筆畫,這些都是他2008年在寵物天堂看墓以來的業余作品。

      畫里的這些寵物,大多是他在墓地前對著遺照臨摹,它們都在墓地里直接被微生物分解,或者火化后被埋葬了。

        第一位客人

        張又旺是守墓人里唯一的一個男丁,陳少純當初看中的是他的手藝。張又旺來寵物天堂之前,已畫了12年的瓷器國畫,更像是個工藝匠。想著他還會篆刻,又是本家人的親戚,陳少純就喊他來當墓地的管理員。

      陳少純是寵物天堂的創始人,2000年,在商海浮沉的他為了投資造林,在昌平區白浮村以每年不到2000元錢承租了120畝郊區林地,先后投入100多萬的改良費用。由于缺乏種樹經驗,6萬棵速生楊樹苗種下后,只活了1萬棵左右,過密的樹距無法讓樹長大成材。

      林地閑著也是閑著,作為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會員的陳少純說,他見不得寵物主人把死去的寵物用報紙包起來扔到垃圾桶里,“做成寵物墓地,既省了肥料錢,樹又長得高長得快。”

      陳少純還記得第一位客人。一個剛從外國留學回來的姑娘,開著奧迪A4邊哭邊給陳少純打電話問路。一只僅養了半個月就死了的雪納瑞躺在她的車上,心里一著急,姑娘還和別人的車發生了剮蹭。陳少純只能先把小狗帶回來安葬,就那么埋著,墓碑和柵欄都還沒有。

        來的人越來越多,陳少純意識到潛在的巨大市場。“但是,問題在于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行業標準也遲遲沒有出臺。”

      2003年陳少純開始為寵物天堂申請工商手續,起初,在工商局遞交材料的時候,工作人員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說這是從未有過的先例。一年奔波下來,他終于拿到了工商審批。

      在寵物天堂,寵物主人要花2000-5000元錢認養一棵樹,以獲得一塊1.5平米大小、供長期使用的土地。選擇土葬的寵物主人,通常是受“入土為安”的傳統影響,選擇火葬的,大多是為了能把寵物的骨灰帶回家。

      在離墓地不遠的一個10多平米的房子里,有一個火化爐。寵物的尸體若用木柴和臘燒收費300元,電和油的最貴不超過800元。隨著客人的需求越來越多,墓地補充了很多產品,骨灰盒、骨灰袋、各種型號和材質的棺材。

        接著,張又旺就可以開始造墓了。

      在墓地里,4000多個寵物墳墓,只有主人常來的墳塋干凈明亮,其余的鋪滿了灰塵和樹葉。有的主人換了號碼已經失聯,沒有續交50元一年的管理費,員工只能放上一張“主人放棄”的牌匾。

      墓地由6個員工打理,朝九晚五,晚上若有陌生人的動靜,院子籠子里的德國黑背與斑點狗會狂吠,回音不絕。

        分離和團聚

        4月2日下午,張又旺正在為小狗“小Q”造墓。

      他用混凝土搭建了一個小金字塔底的墓地雛形,接著放上一塊方形的黑色火爆石。在水泥初凝之前,在每一面均勻地放上約45顆白玉石,等稍微堅固后,他把鑲有小Q照片的梯形墓蓋放到方形石頭上面,輕輕擦拭上面的玻璃,把泥土撥去。

        張又旺跪在地上,把白玉石一顆一顆鑲在墓邊。

      造墓大概需要兩個小時,水泥會在7天之內完全變硬。把柵欄圍好之后,他給初凝后的水泥澆了點水,水泥濕潤露出了干凈的顏色。

        “現在耍手藝的人越來越少了”,看著新造的墓,張又旺樂了。他站起身,望著楊樹林,風吹過,突然又嘆了一口氣,“這么多寵物都死了。”

        來給寵物掃墓的人流,在清明節前達到頂峰。

      60 多歲的王漢是為數不多每周都來看“寶寶”的老人,小狗“寶寶”生前是王漢和老伴兒的情感聯結,兩人感情一直不好,為了“寶寶”的“撫養權”,二人爭執不下一直沒有離婚。“寶寶”死后,兩人感情走到終點,以離婚收場。

        王漢每周會獨自從雙井開車去昌平看“寶寶”。因為身體行動不便,只能慢悠悠地開。守墓良久后,他會去找張又旺聊天解悶。

      博美犬“莎莎”和“菲菲”是一對“夫婦”,先走一步的“菲菲”讓主人崔虹意識到,要給“莎莎”在旁邊提前備好墓地,同在2013年“莎莎”因病去世,她覺得這對“夫婦”之間必然有共鳴。

      如今,崔虹家里都是“莎莎”和“菲菲”留下的后代,最多的時候家里有10條博美,要專門雇人每周來打掃衛生。一開始,崔虹并不是一個喜歡寵物的人,“菲菲和莎莎改變了我,寵物讓我更有愛心了,待人接物也更有耐心。”她甚至還準備了它們孩子的墓,希望它們以后能團聚。

      陳少純家里養得最多的時候,一只斑點,兩只鹿犬,兩只大丹,共5條狗,他甚至可以通過叫聲判斷出狗的品質和性格。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他14歲那會兒家里養的“大黑”,那是他養的第一條狗。

      和墓地里的一些名貴寵物不一樣,“大黑”只是一只農村的看門犬。“大黑”丟過一次,失蹤40天后回來的那一刻,陳少純抱著它大哭。最終,“大黑”還是走丟了。

        在望京的家里,陳少純已經沒有再養寵物。墻上掛著他們夫妻的字畫,兩人的名字勾勒成的線條正是狗的形狀。

      在寵物天堂里,有些寵物碰巧被張又旺畫下來,會在這世上留下印記,并在微博“@畫家張又旺”里以日記體的形式被記錄下來。至今這個微博已經更新了143個附圖的寵物故事。

      臨近傍晚時分,工作了一天的張又旺褲子后面沾滿了塵土,他撿了一袋墓地遺留的垃圾,談起了他欣賞的導演讓·雅克·阿諾以及他的作品《狼圖騰》。

      “在拍攝電影《狼圖騰》之前,為了讓狼和人親近,讓狼一睜眼就看到的是人而不是狼,這就要在狼崽兒沒睜眼之前就要喂奶,誰和這些狼一起演戲,誰就要喂養它們,這就是奶爸。”他在微博里寫道。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