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中午,記者在廣州地王商場逛了一圈,發現商場一些垃圾桶上方放有“寵物粑粑”專用紙張,商場洗手間門口還放置了專門用來收集寵物糞便的便盆。據地王廣場介紹,目前商場已經在洗手間門口設置了“公共寵物廁所”,接下來還將在一些較隱蔽的角落設置“公共寵物廁所”。據了解,廣州的一些商場正在推進“寵物廁所”建設。
隨著經濟的發展,隨著觀念的變革,如今家里養殖寵物狗已經成為了一大時尚。但是,養殖寵物狗在給部分市民帶來別樣幸福生活的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了“別樣的煩惱”。除了安全問題之外,最值得關注的就是衛生問題。由于寵物狗已經成為了很多家庭的一員,養殖寵物狗的家庭會十分熱愛這些犬只。睡覺的時候摟著,出門的時候帶著,到超市商場購物,到廣場游園休息也要“緊緊相隨”。
對于這些家庭的“寵物情結”,我們是能夠理解的,畢竟寵物狗已經融入了他們的情感生活里。可是帶著狗兒出門,造成的也是“無盡的煩惱”。狗兒隨處大小便,污染了環境,傳播了疾病,造成了危害。如何規范寵物狗的養殖行為?大多數城市的商場和超市,是禁止犬只進入的。這樣的管理辦法不錯,可以最大程度維護他人的健康和安全。可是,這也讓一些愛狗人士意見紛紛,他們認為這樣的管理模式是對愛狗人士的歧視。
其實,要說是歧視有點上綱上線了。這不是歧視,而是維護社會和諧的需要,而是維護生態和諧的需要,而是維護城市潔凈的需要。不過,愛狗人士的情緒也是需要疏導的。有沒有一個更好辦法,既維護城市的潔凈,又不讓愛狗人士很傷心?辦法就擺在面前。廣州市一些商場建設“寵物廁所”的措施就紓解了這個社會問題。只要文明養犬,只要文明遛狗,只要按照規定保持整潔的秩序,只要不讓狗兒隨地大小便就可以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建設“寵物廁所”是公共服務的精細化延伸。商場里提供“寵物專用糞便撿拾紙張”,在狗兒需要大便的時候,就能不污染場地。有了“寵物廁所”,愛狗人士就能帶著狗兒進入專門場地解決問題,而不至于將狗兒帶進供人使用的公廁讓狗兒解決問題,從而讓他人徒增反感的情緒。
延伸了來看,“寵物廁所”還應該在更大范圍內拓展和延伸。比如,我們的管理部門可以在游園、廣場、街頭,這些地方公廁的附近建設一批“寵物公廁”,投資不多,還能解決污染的問題,何樂而不為呢?這既是一種精細化的服務,也是一種嚴厲化的約束。
整治寵物糞便污染,很多地方采取的辦法是罰款,可是面對面廣量大的寵物,監管難度不小,而且罰款的效果也與預期是遙遠的。這個時候不妨建設“寵物廁所”解決污染的問題。“寵物廁所”是社會管理服務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