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沒有誰對醫院感興趣,生病后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醫院,保險也一樣,在你不需要的時候買,在需要時用。”這就是保險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
談及國外寵物保險的發展——
瑞典是世界上簽發第一張寵物保險的國家,2015年寵物保險市場的保費規模就已經超過3億歐元(約23.4億元)。
根據英敏特的數據,英國寵物保險市場在2015年已經達到9.76億英鎊,預計到2021年能增長為16億英鎊,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寵物保險市場。
美國寵物商品制造協會(APPMA)今年公布了一項關于美國寵物消費的報告,每年寵物保險業收入就高達40億美元。
國內寵物保險的發展歷程并不長遠——
2004年,華泰保險推出“小康之家”家庭綜合保險,以附加險的形式,將寵物責任納入了保障范圍;
2005年,太平洋財產保險在北京保險市場上推出了唯一一款以主險形式出現的《北京市犬主責任保險》;
2008年,深圳太平保險公司推出了寵物第三方責任險。
2014年9月,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畜牧業協會等機構推出了“寵樂寶”家庭寵物健康醫療保險保障計劃,這也是國內首個全國性寵物醫療保險體系。
2014年9月,平安保險也推出了名為“寵物寶”的寵物險種,后續跟多個機構開展相關業務合作。
2015年4月民安保險上海分公司等簽署推出《民安“寵樂無憂”寶貝它寵物保險采購協議》。
2015年12月,泰康在線與58心寵合作推出泰康“心寵保”,為58心寵平臺售出的寵物狗提供醫療保障。
2016年11月,寵愛堡聯合平安保險推出“寵愛保”。
就在昨日,國內寵物SaaS平臺寵老板宣布與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眾安保險)聯合推出了寵物行業首個針對從業人員的“寵物傷害險”,通過寵老板平臺面向全國分發,有望為數十萬寵物行業從業者帶來福音。
“在寵物行業里流行這么一句話‘沒有被咬過可不算真正入行’。10個寵物美容師至少8個被咬過。在寵物店,每天和寵物打交道,被狗狗抓傷、咬傷的案例屢見不鮮,那些曾經刷爆朋友圈的從業者被咬案例至今依然讓人毛骨悚然。”
寵老板創始人朱東生告訴寵業家:“面對這樣不時發生的處境,美容師等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誰來保障?從法律上講,顧客支付費用購買寵物店提供的服務,達成協議也就相當于寵物店接受風險,一旦發生這些事情,寵物店不得不扛著掖著,訴苦無門。寵物美容師和寵物店的這些損失有誰可以提供保障呢?不少保險公司也想過針對寵物行業從業人員開發保險品種,但是都因為“高頻”、“高賠付”等因素,遲遲沒有推出。
我們作為一家連接寵物門店的SaaS服務平臺,深知門店和從業者的職業危險點,為了讓店家和美容師有一份保障,特別推出了這份屬于從業人員的“寵星保”險種,為從業者降低風險,為門店減輕負擔。”
雕兄從該險種資料介紹中了解到,凡是18到65周歲的寵物行業從業人員,如寵物醫師、寵物醫生助理、寵物護理員、寵物美容師、寵物店前臺、寵物飼養員、寵物行業實習生等,在保險期間被寵物咬傷、劃傷、抓傷等均可獲得最高1,000元醫療費用賠付,包含狂犬病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破傷風等,情節嚴重造成身故或者殘疾的,將獲得最高20,000元賠付。作為寵老板的系統用戶,即日起可在后臺為自己以及員工購買。
除此之外,朱東生還介紹:“我們的“寵星保”保險業務正式上線。平臺除了針對從業者的“寵物傷害險”以外,還開發了“寵物責任險”、“寵物急癥醫療險”,不僅對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也對寵物傷人、寵物重大疾病進行保險賠付。”
寵星保下單界面
而面對市面上普遍存在的理賠流程繁瑣、操作不便、賠付周期長上的痛點,朱東生表示:“寵星保提供了“傻瓜式”便捷操作流程,為此我們專門提供了專屬的采購端口,使用寵老板門店管理系統的寵物店將在其后臺獲得專屬的采購窗口,在其專屬微店和小程序有專門的客戶下單通道,寵友在寵物門店購買保險產品就像在淘寶下單購物那么簡單。同時,理賠周期在我們和眾安保險后臺技術支持下,事故報備到完成賠付周期縮短到10天。”
相較于國外成熟寵物保險市場,我國仍處于初步探索發展階段。國內寵物保險市場正在經歷一個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過程。從關注寵物的險種到關注從業者的險種是一次“有”,從市面上提供的多種寵物保險中,提供解決用戶痛點的解決方案是一次“優”。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依然是這個商業社會的通用法則。
今天寵老板在寵物保險業務的探索,更像是一次用戶賦能和自我賦能,同樣是一次跨界合作的新鮮嘗試——一來增加了其平臺的服務價值,二來將對行業保險分發和拓展帶來一定的借鑒意義。“寵老板上線以來一直在尋找項目突破口,不斷為寵物店的經營管理做賦能工作,寵老板SaaS平臺的聚合效應正在進一步加強”朱東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