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那些經過馴化,跟人類有著密切聯系的動物,最早都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各方面需要的,比如雞鴨鵝牛羊豬等動物當初被馴化飼養是為了獲取肉類和皮毛、奶制品等,貓咪最早是用來看守糧倉抓老鼠的,狗狗則能幫助人類打獵、放牧。它們都在各種方面幫了人類的大忙,當科學進步、人類生活富足以后,這些動物有些還在繼續工作,有些則成為了寵物。
要說為人類做出貢獻最多的動物,馬絕對能排在前幾名,它們自古以來就跟人類有密切聯系,幾千年以來,騎馬、坐馬車一直是人們最便捷的代步方式,在歷史長河中還曾經是騎兵戰士們、貴族獵手們的重要伙伴,更不用說它們還可以提供肉、毛皮、奶制品等資源,放在從前可以說無論是游牧民族、老百姓還是王室貴族等各個階層都很喜歡也很依賴的動物。
到了現代,人們有了科技代步工具,食物什么的也都豐富起來,但是馬不但沒有失業,反而變得更加“名貴”,在幾十年前的農村地區還挺常見,現在卻轉而變成了馬術愛好者、寵物愛好者們眼中的高端寵物,不但本身價格不菲,每年的場地、醫療、飼料和養護費用更是令人咋舌,令大部分人望而卻步。
但是養馬真的是一種很特別的體驗,馬本來就是一種智商比較高的動物,經過數千年的馴化,它們跟人類的感情也很牢固。騎馬是很多人小時候夢寐以求的事,幾個小伙伴們輪流把對方當馬騎,或者騎一根木棍把它當成馬到處跑,都是小孩子們非常熱衷的游戲項目。但是當你真正騎上一匹馬,漫步在山野小路,居高臨下看著周圍的景色時,那種感覺想想都很美好。
馬的種類也有很多,除了彪悍健碩的高頭大馬之外,還有許多種迷你馬,也叫小矮馬、矮種馬或者矮腳馬。這些身材矮小的馬也很受人們喜愛,相比之下它們更迷你更可愛,跟大馬的氣質完全不同,在少兒馬術等領域相當活躍,當然也是寵物界的一員。
雖然小矮馬的體型跟大型犬也差不了太多,但它也是真正的馬,所以也需要場地來飼養、奔跑和運動,也需要鏟屎官具備專業領域的知識才可以把它們養得更好,如果沒有院子就只能租用場地進行飼養或者寄養在專業的馬場,這也是很多養馬人采用的方法。
小矮馬跟普通馬之間有著最萌身高差,小矮馬基本就跟大馬的馬腿差不多高。設得蘭群島是小矮馬的發源地之一,這個地方很神奇,許多個頭矮小的動物都出自于這里,包括小矮馬和喜樂蒂牧羊犬。喜樂蒂在外表上跟蘇格蘭牧羊犬差別并不大,就是體型完全不一樣。有一個說法是設得蘭群島終年大風,島上的動物們經過長時間演化都變成了個子矮小的,有利于躲避大風。
就跟高頭大馬有很多品系一樣,小矮馬也被繁育出許多不同類型,有像大馬那樣身上是很短的毛但是頭頸部有長長鬃毛的,也有渾身都是長毛的,看上去毛絨絨的像是小毛驢,煞是可愛。
小矮馬很擅長賣萌,而且力氣也不小,雖然成年人沒法騎,騎上很可能小矮馬自己跑出去了人還在原地站著,但是經過訓練后可以讓小孩子騎乘練習馬術,也可以馱點東西什么的都沒問題,就算不干這些活,單純作為寵物飼養也是很有樂趣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