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寵物醫院,面臨的是一個短期的重整,真正的寵物醫院升級和更大的市場征程,才剛剛開始。在這樣一個關鍵的時刻,寵物醫院需要的是更高的自我驅動的緊張感,和外部的呵護,而不是販賣焦慮、擴大焦慮。
這兩天,有篇關于寵物醫院的自媒體文章在流傳,標題聳人聽聞,叫《寵物醫院倒閉潮》。主要觀點包括:
1、大部分寵物醫院正在陸續進入虧損,有多慘呢?作者原話是“3成嚴重虧損,3成在虧損邊緣,2成被淘汰”。
2、文章稱,2015年以來,“部分地區”寵物醫院數量增長了5倍以上,原來50多家寵物醫院的城市增長到300家,而3年寵物數量只增長了50%。
3、作者稱寵物醫院的數量會在2025年達到巔峰,未來會降到巔峰的60%。
有幾句話不吐不快。
寵物醫院這兩年的日子的確不好過,轉型、升級是必然之路,但正確的認識,要建立在正確的事實之上。
一、醫院真的增長了這么多嗎?
從2015年到2018年,中國寵物醫院數量的確經歷了巨大增長,背后有寵物市場的行業紅利,也有資本的推波助瀾,但只用一個“部分地區”增長了5倍以上,并不是嚴謹的認識邏輯。
狗民網在東西部大會上公布的《中國寵物醫院發展報告》顯示,全國寵物醫院數量在15000家,這個數字是經過全國31個省市協會確認的數字,與百度地圖的統計數據差異不大,因此我們認為采用協會報告數或者地圖標識數,可以互相驗證相對可信的數據來源。
如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統計,今年國內寵物醫院數量超過300的城市只有10個,在250~300之間的也只有5個,如果用地圖數據來計算,過去3年這15個城市中的醫院數量增幅最高只有3倍,原文作者沒有提到是具體哪個城市,也沒有提到統計數據來源,但如果以地圖數據為口徑,似乎不存在一個從50多家增長到300家的城市。
如果用全國數據來看,地圖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寵物醫院數量在8600多家,2019年的最新數據是在16000家。全國范圍內醫院增速是接近翻倍。
結論:從2015年開始,國內寵物醫院的絕對數量增長了接近1倍。這或許才是對我們今天所經歷過的市場變化的更準確認識。
二、真的有3成虧損2成淘汰3成在虧損邊緣嗎?
上文提到過的寵物醫院發展報告,是離現在最近的一份相對可信的報告。在這份2019年對上千家醫院的調研里顯示,14.2%的寵物醫院處于虧損狀態,我們假設利潤率在5%以下醫院屬于“在盈利和虧損邊緣”,這個比例是8.7%。
相比起這份報告,原文的30%虧損,30%在虧損邊緣,以及20%被淘汰的數據存在明顯疑問。
三、為什么這兩年寵物醫院的日子不好過?
盡管文章數據的可信度缺乏來源和佐證,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這兩年寵物醫院這個生意似乎變得更難做了。為什么?
一方面是客戶數量的增長,明顯趕不上醫院數量的增長速度。我們還是采用白皮書的數據,從2015年到2018年,中國寵物主人從4393萬人,增長到了2018年的7355萬人,增長幅度是67%;但寵物醫院數量卻增長了100%。這意味著平均每個醫院能分到的客戶數量下降了20%。
另一方面是隨著競爭加劇,特別是資本加持下的新玩家通過更大力度的價格戰、營銷戰導致了許多醫院項目的客單價下降,特別是在驅蟲、疫苗、絕育等標準化的流量入口項目上。
另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是,房租、人力等成本仍在持續上升。特別是醫院作為一個相對依賴技術人員的生意,人才的數量增長是一個難以快速爆發的長期過程,因此也必然導致了獸醫等專業技術資源的短缺,以及因此帶來的醫院經營成本上升。
但另一方面,許多優質醫院的收入水平依然在上升——因為隨著成本投入的提高,寵物醫院開始擁有更好的設備,可以在院內解決更多的醫療需求,因此帶來了許多專業科室的收入上升,像眼科、神經科甚至腫瘤科等,都已經讓先行一步的醫院嘗到了甜頭。
四、寵物醫院的數量會在2025年觸頂?
這個基本可以確定是無稽之談。從美國市場的經驗來看,美國有1.3億家庭養育有寵物,也就是2/3的美國家庭都養寵物,這1.3億養寵家庭,養活了26000家伴侶動物醫院。
中國有超過4億戶家庭,擁有寵物的家庭比例低于10%。在寵物市場正常成長到成熟狀態下,中國的養寵家庭還有至少3倍以上的增長空間,按照每萬人擁有寵物醫院的數量比例算,未來中國市場寵物醫院的容量應該在4萬家以上。
雖然在過去一兩年間,寵物醫院數量出現了過熱增長,但從去年高瓴旗下醫院與瑞鵬整合之后,寵物醫院數量增長已經大大減速,如果保持這樣的平穩勢頭不再出現新一輪過熱,此前的醫院數量供給,預計將在2年內被增量用戶完全消化。
今天的寵物醫院,面臨的是一個短期的重整,真正的寵物醫院升級和更大的市場征程,才剛剛開始。在這樣一個關鍵的時刻,寵物醫院需要的是更高的自我驅動的緊張感,和外部的呵護,而不是販賣焦慮、擴大焦慮。
蝸牛小店創始人在一次分享的結尾,有一句話非常應景,拿來與各位寵物醫院的同行共勉:你一定要努?,但千萬別著急。
文章來源:寵物行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