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以服務著稱的海底撈再次上了熱搜。
2019年12月23日,安徽合肥。一女子和朋友前往海底撈吃飯,朋友攜帶的導盲犬,被海底撈工作人員拒絕入內。女子稱導盲犬屬于工作犬,且帶有證件,相關規定可以進出公共場合。請對方詢問總部卻一直沒有得到下文,最后只好無奈的離開了餐廳。三天過去了,也沒有得到一個說法,直到此事經網絡曝光后才得到店長的回復。
事情發酵后,也引起了網友們不同的意見:導盲犬經過了專業訓練,可以進出餐廳。導盲犬畢竟是狗,萬一傷到其他人呢?
1
這已經不是第一起導盲犬被拒進出公共場合的事件。
2019年5月,安徽合肥。盲人按摩師呂付和幾位盲人朋友需要坐公交,導盲犬Evay帶著幾位盲人排隊上車,司機冷冷地吐出幾個字:今天你要帶狗上,我就不開車!呂付和朋友耐心解釋一番后,司機下車撥打了公交公司電話,這才同意讓導盲犬上車。
2018年,歌手周云蓬參加草莓音樂節,帶著他的導盲犬熊熊入住酒店時遭拒。
拒絕理由簡單直白:
不讓狗住,導盲犬也不行。
找不到住處,
他的正常演出也受到影響。
“我不是失去了視力,
而是失去了整個人生。”
2
導盲犬是否可以進出公共場所呢?
在2015年5月1日,中國鐵路總公司與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共同研究制定了《視力殘疾旅客攜帶導盲犬進站乘車若干規定(試行)》并于5月1日正式實施,此日起:盲人可帶導盲犬乘全國火車。
《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規定:視力殘疾人攜帶導盲犬出入公共場所,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供無障礙服務。
也就是說,導盲犬是可以出入公共場所的!
3
那么,導盲犬和寵物犬有什么不同?到底會不會傷人呢?
導盲犬都是從金毛、拉布拉多這些犬種中挑選出來的,它們本身就是性格溫順、聽從指令的狗狗,經過嚴格的評估、訓練和默契培養階段,其祖先七代有傷人事件的都不會錄用。
正如央視新聞所說:導盲犬都經過嚴格訓練,是盲人的眼睛,世界上從未發生導盲犬傷人事件。
導盲犬是怎樣工作的呢?
它們必須長期壓抑自己的天性,深知自己肩負的使命,不敢出半點差錯。當列車到站都會站起身來準備好,直到主人告訴它不是這趟車時才會坐下。在地鐵上也要時刻保持警惕,因為一到站就要迅速找到門的位置。它們不僅能夠幫助盲人躲避障礙物,指引其安全到達目的地,對主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安慰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
4
我國有1700多萬盲人,每100 個中國人中有一個盲人。
為什么平時很少看到他們?
他們很難出門。
一組殘酷的數據:
根據國際導盲犬聯盟的評估,
視障者與導盲犬的理想比例為100:1。
但事實是,
我國約1700多萬視障人士,
導盲犬僅不足200只。
大連導盲犬基地訓導員曾表示,
每只導盲犬的培訓成本達20萬元,
而犬的淘汰率卻高達70%至80%。
也就是說,
能擁有一只導盲犬的盲人,實屬幸運之極。
5
海底撈的服務是出名門的盡職盡責,
出乎意料的是,如此人性化的公司“拒絕”了一位盲人顧客。后續報道中店長已道歉,表示培訓不到位。不禁讓我們提出質疑:
為什么在當時詢問總部沒有下文呢?為什么事情曝光之后才予以回應呢?
更好的服務不止源自于微笑,更是發自真心和同理心,
這個社會有多么冷漠和殘酷?
看看對待弱者的態度就知道了。
對待弱者的態度,是人內心的真實寫照。
對待弱者的態度,是服務優劣的衡量標準。
葉敬忠先生說過:
“我們應該像弱者一樣感受世界。
要關注我們社會中的普通人,
尤其是,普通人中的弱者。
我們眼睛里除了平視或仰視,
更應該經常俯視。
俯視疾苦和病痛,
俯視角落和夾縫,
俯視大眾和底層。”
有網友說:
希望社會的包容性能再高一些,接受度能高一些,
大家眼睛不要只看到導盲犬最后一個犬字,
多注意前面兩個字!
我們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們對導盲犬的接納,對弱勢群體的關愛。
如果你遇到一只導盲犬,請盡可能去接受它,不要害怕,因為他們都擁有良好的血統,性格穩定又經過嚴格的訓練。正是它們,讓盲人擁有了一雙明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