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晴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發展,單身人群隊伍的逐漸壯大,以及社會老齡化等現狀,養寵人群也在進一步上升,寵物經濟呈現了可觀的增長態勢。據悉,2018年中國的寵物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708億元,養寵家庭數量為9978萬戶,五年內增長43.9%。
據《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我國養寵人群中,以狗、貓、水族、爬行類等為主,并且人均養狗達1.5只,人均養貓達1.8只,狗和貓是最受養寵人群歡迎。此外,寵物經濟的服務型業務也全面開花,包括寵物食品用品、美容、醫療、訓練、殯葬及寵物保險等等。
那么,在這寵物經濟大爆發時代,我國寵物行業呈現著怎樣的現狀,未來將會如何?
養寵帶動的愛寵消費
都說養寵物如同養個孩子,但其實我國的寵物市場形成于1994年,至今已發展了25年。隨著人們對寵物的需求從“看家護院”到“情感陪伴”的轉變,寵物行業進入了加速發展期。
據《2019寵物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的寵物規模比2013年多了3倍多,并且寵物消費規模也提升了不少,養寵人群為愛寵“剁手”毫不手軟。再據《2019年寵物人群專題研究報告》的數據顯示,養寵人群過去一年在單只寵物身上的平均消費為3176元,其中單身上班族和一二線城市的上班族尤為突出。
并且,養寵人群在選擇寵物食品時更注重安全,其次才是寵物口味,同時也關注食品的營養價值。而在養寵人群中,主要以80、90后為主,并且是高學歷、女性的白領。另外,在地域分布上,廣東省是養寵省份最繁榮的地方,而城市中則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成都、深圳人群占比較高。
在狗貓市場風頭不減的同時,水族寵物市場正在蓬勃發展,據《2019寵物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顯示,近一年水族類產品成為線上最暢銷的寵物商品,小眾寵物如龜、鳥類、兔子成為新晉“網紅”。
由此可見,盡管寵物經濟近兩年才開始真正凸顯,但寵物行業發展所帶動的商業價值也已初具規模,并正呈上升態勢。
寵物品牌和寵物電商的崛起
隨著寵物市場的不斷壯大,市面上也出現了各種寵物品牌和寵物電商。據海馬云大數據發布的《寵物品牌-電商銷售數據分析》數據顯示,全國銷售額TOP6的品牌分別為皇家、麥富迪、瘋狂小狗、伯納天純、比瑞吉、寶路。
該六個品牌,其中除了皇家、寶路來自美國,其余四個品牌皆為國產品牌。另據第一財經商業中心和天貓聯合發布的《寵物食品行業報告》顯示,2018年國產寵物品牌市場占比過半,因寵物的體型和品種不同,養寵人群對寵物食品選擇更加精細化和針對性。同時,除食品外,寵物服裝也逐漸進入養寵人群視野,復古、街頭、運動、嘻哈等各種潮流風格,受到Z世代養寵人群的親睞。
隨著寵物經濟的不斷細分化,寵物品牌也遍地開花,得到了不少資本的關注,據悉,2018年寵物行業共有32起融資事件,其中以寵物用品、寵物服務為主。
另外,除了天貓、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綜合電商平臺重視寵物市場和扶持寵物品牌外,寵物垂直電商也百花齊放,蒸蒸日上。據悉,今年多家寵物電商獲得融資:訂閱制寵物電商:萌寵小白盒“、微信小程序寵物電商寵分別都獲近千萬天使輪融資;寵物電商“etPlus寵加“、寵物用品訂閱電商 “MollyBox魔力貓盒” 完成數百萬A輪融資;寵物電商企業波奇網獲1 億美元 C 輪融資……
盡管如此,但寵物垂直電商和寵物品牌目前均未出現較為突出的頭部品牌和平臺,寵物市場仍有極大的上漲空間。
此外,值得關注的還有如今火熱的短視頻領域,據悉,在抖音、快手、B站等各大短視頻平臺中,分別都有上千寵物號。而這些寵物號主要分為網紅寵物、偏知識性的養寵百科類、娛樂性的萌寵紅人等,其中,盈利方式基本為商業植入,賣廣告、賣貨。但目前市場上并未出現針對萌寵短視頻的平臺,而這塊空白未來或許將會有人填補。
愛寵經濟還會更高發展
目前,我國寵物保有量為世界第三,但養寵家庭比例只為6%,與美國、日本等國家相比還存在極大差距。而從寵物行業不斷細分化發展情形來看,新興寵物服務市場正在形成,并且90后成為新生代養寵主力人群。
另外,據資料顯示,盡管超八成的消費人群并未養寵,但他們也有此項意愿。未養寵的人群主要受限于沒有時間陪伴寵物,居住環境條件,家人、經濟、情感等方面的綜合影響,如若這部分因素得以緩解,養寵人群將會持續擴大。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和社會競爭的壓力,寵物更多的成為人們的情感寄托,如家人般的陪伴逐漸成為寵物新興角色,寵物成為人們精神所需。而寵物經濟也不僅再局限于寵物食品、服裝、服務等方面,備受歡迎的寵物表情包、寵物IP、寵物為主的電影電視劇等也正在起步發展,寵物所帶來的“錢”景還將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