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季節,隨著外邊春暖花開,全國各地也是好消息頻傳。除湖北外,各地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總數首次出現個位數,無疑是為我們的抗疫戰爭打了一劑強心針,但大家也不能松懈,還需繼續加油!
除了疫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今天小編還要為大家分享一則跟我們這些鏟屎官們息息相關的好消息:
近日,《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發布。《征求意見稿》以“白名單”形式規定了可食用動物及其制品,禁食范圍從野生動物擴大到其他非保護類陸生野生動物。
《征求意見稿》以“白名單”的形式規定了可食用動物及其制品。具體包括兩類,一是豬、牛、羊、驢、兔、雞、鴨、鵝、鴿九種家禽家畜;二是依照法律、法規未禁止食用的水生動物。同時,授權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家規定,并結合深圳實際,補充制定其他可以食用的家禽家畜目錄,以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
對于社會比較關注的經人工繁育、飼養的龜、甲魚、蛇、鳥、昆蟲等野生動物,因無法保證食用的安全性,《條例(征求意見稿)》將其排除在可食用動物范圍之外。此外,貓狗等寵物,以及用于科研實施的動物納入禁食范圍。
劃重點!也就是說,一旦立法被通過了,以后在深圳地區食用、捕殺售賣貓肉狗肉都是違法行為! 如果有人違法,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違法者也將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網友們得知這一消息后,喜大普奔,紛紛舉雙手表示支持,并希望各地能趕緊來向深圳抄作業,建議全國推廣。 先拋開“貓貓狗狗都是一條生命,是人類的朋友”所以不能吃不說,單是市面上存在的貓肉狗肉,就很少有正規養殖的,大都是從非法渠道聚集,在我國并沒有“肉食貓狗”這一概念。 中國肉類協會副秘書長高觀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曾明確表示:中國并不存在“肉食用犬”這樣一個養殖行業,犬肉消費在中國“微乎其微”。
北京市小動物診療行業協會秘書長劉朗也說過,因為成本過高,培養肉用犬、貓,作為養殖業經營并不現實。 西北政法大學動物保護法研究中心主任孫江教授指出:“我國并沒有對食用貓肉、狗肉出臺檢疫標準。” 偷盜、搶奪和毒殺流浪貓狗成為了最大的供應源。這也就意味著,流向餐桌的貓肉狗肉根本就不安全!所以,與其說立法是在保護這些動物們,不如說在保護人類自己! 真心希望深圳的立法最終能夠順利通過,一個城市通過了,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離全國立法就不會遠了! 如果你也支持這次立法,請擴散出去,讓更多人知道,為立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