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興行業,寵物主題餐廳現階段在經營管理和市場監管上存在空白。檢察官表示,寵物主題餐廳作為新型特殊餐飲服務經營模式,迎合了特定消費人群的需求,但這種經營模式始終存在著衛生和安全隱患。
散養的柴犬時有相互打斗,且跳上餐桌吃客人食物及隨地排泄的行為。豢養的貓數量很多,餐廳內到處漂浮著動物毛發,有明顯的異味……這種寵物主題餐廳因存在不可忽視的衛生和安全隱患被檢察機關盯上了!
16日,廣州市越秀區檢察院圍繞寵物主題餐廳經營模式對食品安全和消費者人身健康產生的影響問題召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聽證會。
經辦檢察官實地走訪調查了轄區內多家寵物主題餐廳,“某某柴犬咖啡館”“某某貓主題餐廳”等均占地面積較小,散養的柴犬時有相互打斗,且跳上餐桌吃客人食物及隨地排泄的行為。在餐廳均未公示寵物檢疫證明材料的情況下,消費者們擼貓擼狗拍照吃飯無縫銜接、不亦樂乎。
由于寵物身上攜帶的細菌和寄生蟲具有多樣性,部分甚至是人畜共患,因此,在餐廳的緊閉空間內無物理隔離地大量飼養寵物,對消費者存在一定的安全衛生隱患。
雖然商家稱餐廳內所豢養的寵物性格相對溫和,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但動物始終有其獸性,在接觸時可能誤傷消費者。
根據食品安全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等的規定,餐飲服務經營場所內禁止設立圈養、宰殺活的禽畜類動物的區域。飼養和宰殺畜禽等動物的區域,應位于餐飲服務場所外,并與餐飲服務場所保持一定距離的物理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