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現代消費觀念的提升,寵物食品正在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到大部分擁有寵物的家庭中。寵物食品歷史悠久,早在20世紀初美國就開始出現寵物罐頭食品。1957年,美國人將食品膨化技術應用在寵物食品上,誕生了第一代膨化狗糧,從此膨化寵物食品以營養全面均衡、喂食方便等優勢占據了寵物食品的主導地位。
對于所有寵物來說,寵物食品是其生存的必需品,美國的寵物食品消費額在2017年就達到了290.7億美元,占整個寵物產業的41.8%。
對于寵物食品行業而言,國產寵糧的起步和發展歷程則稍短一籌,目前進口寵糧依舊占據國內寵糧消費市場的較大比重。面對已被進口糧侵占的中國寵糧市場,誰能分到國產寵糧這塊蛋糕?又該如何獲得生存和發展空間呢?
渠道布局是重點
近年來,寵物產業高速發展,千億元級市場規模正孕育巨大經濟潛力。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突破2000億的關卡,整體消費規模達到2024億元,比2018年增長18.5%。
但在國內消費者眼中,國產寵糧品質依舊未能獲得多數人的認可,對于消費能力相對較高的養寵用戶而言,選擇進口寵糧品牌可能是相對穩健的選擇。而像怡親、魔咖、比瑞吉、伯納天純等這樣追求品質的新國貨品牌在國內還有不少,它們是否能夠改變國內消費者的認知,為國產寵糧品牌發出新聲,已經成為整個行業普遍關注的焦點。
在國外市場中,由于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寵物食品市場發展已較為成熟,一些大型品牌商已樹立了牢固的品牌形象,并占據了大部分市場銷售渠道,新進品牌的營銷成本和風險相對較高。因此,公司大多采取與當地的知名廠商進行合作,以OEM/ODM貼牌方式進入市場。以美國市場為例,寵物食品渠道以一般零售渠道及專業渠道中的大型寵物超市為主,合計占比超過70%。
而我國以電商渠道及專業渠道中的寵物店為主,合計占比約75%。以中寵股份為例,目前已經在全國范圍內覆蓋了幾千家專業機構,線下專業渠道營收在國內營收中的占比在40%左右。第三電商渠道擴張迅速,營收增速明顯,2017年公司電商渠道營收在國內營收中的占比已經提高至50%左右。可見中寵股份未來都在將專業和電商渠道作為公司業務發展的重點。
盡管總體份額集中,但是電商、寵物店都是由大量個體組成,渠道內結構分散。從渠道變遷和結構來看,與美國不同,在電商渠道沒有發展起來之前,專業渠道一直是國內寵物食品銷售的主渠道,占比常年維持在60%左右,一般零售渠道是第二渠道占比約為30%。
而造成這一差異的根源主要是兩國寵物產業成熟度的不同,美國養寵早已大眾化,盡管我國近幾年養寵的人越來越多,但總體來看養寵還是偏小眾的行為。這也意味著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渠道的重點長期還將會是電商和寵物店主導。
多品牌是擴大市場份額的重要策略
寵物個體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化,并且隨著行業成熟度的提升消費者的需求也越來越細分,僅靠單一品牌單一產品很難獲得足夠大的市場份額。從品牌分布來看,美國寵物食品格局較分散,50%的份額由16個品牌占據,排名第一的Blue Buffalo僅有6.4%的市場份額。但占據了一半市場份額的是兩大快消巨頭——雀巢和瑪氏。
在寵物食品行業中,瑪氏擁有強有力的品牌組合,其食品組合定位基本偏向中高端,在貓狗的食品品類中,中高端主糧產品的份額也都超過了80%,其中包括狗糧Pedigree和貓糧Whiskas。后又在2001年以15億歐元收購法國皇家寵物食品公司,使其成為第三個明星品牌。
與主糧相比,零食以及用品的產品類別更加豐富、差異化程度高、品牌忠誠度低,因此沒有哪一家公司持有大量的市場份額。而美國的寵物市場中,傳統的商超依舊是最主要的渠道,而這些渠道通常由大型消費品公司主導,通過并購整合,將小公司具備一定知名度的優秀產品迅速從成熟的渠道鋪開是最主要的市場拓展策略。
“消費者認可”是“分到蛋糕”最有效的途徑
寵物超市、寵物店、寵物醫院、寵物電商這些渠道的最大特點就是消費群體定位精準。在產品優質的基礎上,對于新興或者主打差異化的品牌來說,通過這些渠道讓消費者認可是最有效的建立起品牌的途徑。例如波奇網入股派多格,通過搭建專業的寵物服務,持續擴展寵物服務和社交業務,使消費者認可。藍爵則通過“寵物偵探”逐步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了“天然”“營養”“專業”的品牌形象,還通過專門的營銷運營團隊,協助各渠道銷售終端進行規劃、實施、銷售、市場分析及維護客戶關系的工作。
可以說“渠道布局+消費者教育+多品牌擴張”是國產寵物公司做大做強的關鍵。像是波奇網,以多品牌矩陣建設+國內渠道布局已見成效,國內收入有望持續高速增長。其自有品牌怡親、魔咖等順應市場趨勢,有望帶動國內收入再加速,利潤拐點值得期待。
再比如佩蒂股份,作為寵物咬膠的頭部企業,產品、研發突出、產能充足,高毛利新品進入紅利期。寵糧方面,擁有新西蘭主糧+零食的豐富產品線,有望憑借原料差異化從國內市場脫穎而出,進一步打開增長空間。
我國寵物食品渠道以電商渠道及專業渠道中的寵物店為主,合計占比約75%。盡管總體份額集中,但是電商、寵物店都是由大量個體組成,渠道內結構分散。從渠道變遷和結構來看,與美國不同,在電商渠道沒有發展起來之前,專業渠道一直是國內寵物食品銷售的主渠道,占比常年維持在60%左右,一般零售渠道是第二渠道占比約為30%。
伴隨著我國電商的迅猛發展,國內寵物市場的快速發展成為了國民消費升級的體現,在2020年機遇與危機并存的情況下,需要企業堅持以產品質量為基礎,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產品。同時布局線上線下渠道,利用新媒體渠道資源,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蓄水品牌私域流量池。簡單來說,政策扶持、資本加持、產業升級、渠道助推、消費群體認可這五個環節需要環環相扣實現互融共通,否則成為“得到蛋糕的人”的愿望也會很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