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研究顯示:增溫2℃或將導致小麥價格峰值增加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從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聯合國內外13家科研機構開發了一個基于全球環流模型、小麥生長模型和一般均衡經濟模型的集合模擬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從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聯合國內外13家科研機構開發了一個基于全球環流模型、小麥生長模型和一般均衡經濟模型的集合模擬方法。結果顯示,全球2℃的增溫可能造成小麥價格峰值增加,提升低緯度國家的主糧自給是全球糧食生產安全的關鍵。

      這一研究是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張天一研究員聯合皇家荷蘭氣象研究所、挪威奧斯陸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北京師范大學和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的科學家聯合開發的。結果于8月19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子刊《一個地球》上。

      研究人員介紹,研究結果顯示,在全球2℃增溫下,二氧化碳的施肥作用可以有效抵消增溫導致的產量損失,未來全球小麥產量或出現少許增加(約1.7%)。但是,產量增加并不會使得全球小麥價格降低——處于中高緯度小麥出口國的產量增加,而處于低緯度小麥進口國的產量減少,這進一步擴大了農產品供需缺口,加深了傳統小麥國際貿易格局,導致全球小麥價格峰值提升6.2%。區域對比研究結果發現,未來2℃增溫下,當全球小麥產量處于低谷時,位于低緯度且人口眾多的小麥進口國的消費者價格增幅將普遍超過位于高緯度的小麥出口國。這不僅增加了小麥進口國家人口的生活經濟負擔,也不利于這些國家的主糧自給能力的建設,使得它們在糧食生產安全的保障上處于被動局面。

      張天一介紹,目前氣候變化的小麥影響評估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氣候平均態的變化對小麥產量的影響和模型不確定性上,“但產量僅是糧食安全問題的一個方面,國際農業貿易也是全球眾多國家保持糧食供給的重要手段。因此糧食安全的其他維度,如農產品價格、農業相關的社會經濟與民生問題等因素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同等重要,但相關研究非常有限”。

      這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相關研究的不足。研究人員提示,在2℃增溫條件下,如何適當提升低緯度地區小麥進口國的主糧自給能力是全球糧食生產安全的關鍵。由于國土面積、資源可利用度和發展歷史等原因,這些國家在農業生產結構、糧食種植技術積累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處于落后地位。因此,在未來大型國際農業合作項目中,農業科學技術合作的需求不亞于農產品貿易合作——通過農業技術合作,提升戰略合作國家的主糧自給能力,是未來國家間農業領域的重要合作方向,有利于保障全球氣候變化脆弱地區的糧食安全。(記者 齊芳)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