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進境郵件包裹內,竟藏身活體螞蟻!
上海海關供圖
近日,上海海關所屬郵局海關工作人員進行X光機查驗時,發現一個申報品名為“牙科耗材”的海外進境郵件包裹影像異常。工作人員隨即進行開箱查驗,查獲活體螞蟻406只。螞蟻體長約2厘米,且每只都單獨放置于EP(環氧樹脂)管中,管內有濕潤的棉花,管口都留有通氣孔。目前,該包裹已移交有關部門做銷毀處理。網友看了嚇壞了:頭皮發麻!密集恐懼!細思極恐!
今年2月,海關總署在內的五部委聯合發布《進一步加強外來物種入侵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強化入境貨物、快件、郵件等渠道的檢疫監管,對截獲的外來入侵物種進行嚴格處置。嚴厲打擊非法引進、攜帶、郵遞、走私外來物種的違法行為,有效堵截外來物種非法入境渠道。
海關提醒未經檢疫評估的活動物可能攜帶疫情疫病,而且一旦逸散繁殖可能會造外來物種入侵,嚴重威脅我國人民健康及生態安全。請不要隨意攜帶、郵寄活動物入境,共同維護國門生物安全。
從海外偷運螞蟻至中國,已經成為一些人滿足自己好奇心的重要方式之一。去年,鄭州郵局海關在一件來自土耳其的進境郵件中查獲一批活體螞蟻,總數超過600只。在一些網上購物平臺以及論壇中,國外體型較大、攻擊性較強的螞蟻品種成為受青睞的“網紅”,甚至還成立了專門的“蟻友圈”。
不僅是螞蟻,蜥蜴、蛇、蜘蛛等“另類寵物”也開始“登堂入室”,特別是“95后”年輕人對于這些野生動物更是趨之若鶩。在交易市場中,這些野生動物更是有了一個專門的名字——“異寵”。據預測,到2023年國內“異寵”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66億元。
區別于貓、狗等已經完全被人類馴化的寵物,“異寵”絕大多數都是從野外抓捕來的不常見動物,并且從境外走私回來,未經動物檢驗檢疫流程。這不僅違反我國野生動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還由于存在大量走私境外物種,或者“異寵”被遺棄、“放生”、逃逸等情況,給我國本土生物種群和公共衛生防疫帶來安全風險。對于飼養者來說,盲目飼養也會給自身安全帶來隱患。前兩年,“21歲女孩網購銀環蛇當寵物被咬傷,醫院宣布其已腦死亡”的消息讓人噓唏不已,即使是常見的“異寵”也有不小的風險,像松鼠可能會傳播鼠疫,螞蟻叮蜇到人的皮膚,會在人體內留下酸性物質,導致傷口紅腫、疼痛等。
在我國,個人想要飼養野生動物門檻并不低。除需依法辦理相關許可證,交易時還要按照動物的保護級別向主管部門申請批準,規范化養殖還要考慮場地、管理、醫療、疫病防治等。野生動物非寵物,喜愛不能錯愛,“異寵”更不是想養就養,千萬不要在違法的邊緣試探。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對野生動物喜愛的最好方式,不是據為己有成為“異寵”,而是把它們留在野外的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