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養寵物,網購寵物因價格優勢深受多數人的喜愛,但現在正規交易寵物的平臺較少,近期,有關“活體寵物盲盒”的新聞層出不窮:有消費者懷著好奇心下單后,收到的卻是已在運輸途中死亡的寵物;也有消費者表示,自己用高價購入的“寵物盲盒”,拆開后是價值低于預期的小動物……當深受年輕人追捧的“盲盒”與“萌寵”兩大元素碰撞在一起,催生出的卻是風險的“帶血生意”。
在不少網絡購物平臺上,“活體寵物盲盒”售賣的寵物包括貓、狗、烏龜、倉鼠、蜥蜴等。大部分商家會以尊重生命為名特別約定,不接受一切理由的拒收、退換和中差評。據悉,某網購平臺輸入“盲盒 活體”關鍵詞后,彈出了不少打著“傳播福氣”“招財”旗號的活體烏龜盲盒鏈接。
寵物盲盒賣家“不接受差評退換,玩得起再下單”,實際上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交易雙方都公認“拆盲盒的樂趣在于不知情”,如果動物存在健康問題,或消費者在開箱后對盒內動物不滿意,由于商家不予退換,消費者維權十分困難,將其丟棄可能成為處理途徑之一。
此外,活體動物郵寄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同時增加了外來物種和疾病傳播的風險。與此同時,“活體寵物盲盒”的流行折射出部分商家和消費者在利益和獵奇心理驅使下淡漠生命的心態。
不少人養寵物的初衷都是為了寵物帶來的“陪伴感”,但寵物不是玩具,不能因一時興起而隨意買入,更不能因新鮮感消失、健康出現問題而隨意拋棄。而商家裝進“盲盒”的小動物多數來路不明,缺乏必要的疫苗接種,生存和運輸環境極為惡劣,眾多“活體盲盒”商品的售后評價中也充斥著寵物貨不對板、不到一個星期就生病等信息,足以說明這些商家對生命缺乏基本的敬畏之心。
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對于此類新型經濟領域的監督和指導。及時研究出臺有針對性的措施,引導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根治“活體寵物盲盒”亂象,電商平臺首先要加強信息篩選和監測能力。快遞公司要提高檢查能力,嚴控對禁運物品的違規運輸。對于合規托運的活體動物,要做好防疫、消毒和檢測等工作,如在運輸過程中出現動物死亡,要做好無害化處理,并承擔動物防疫相關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