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屎官”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主人們被寵物的呆萌可愛迷倒,甘愿為它們收拾“爛攤子”并享受其中。給寵物攝影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但想拍好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萌寵不會在你的相機面前乖乖的擺pose,也不會有什么鏡頭感,相反的沒準還會上竄下跳。如果想捕捉下它們可愛的表情和身影,光靠一股蠻力可遠遠不夠喲!
“打工一個月,就為給寵物拍張照”
目前,一般專業的寵物寫真,價格從幾百元到上萬元不等。其中,千元左右的拍攝套餐最受歡迎,通常可以選擇包含內外景在內的多種主題。拍攝的內容,既可以是寵物自身,也可以是寵物和主人一起,拍一組共同的寫真。
旅拍形式多種多樣 攜寵拍攝需求更多
拍一張寵物寫真甚至需要等一年,看得出來,給寵物拍寫真的市場正在越來越火熱,與此同時,寵物攝影的形式也更加多元。
鏟屎官們既希望寵物們在一些日子里和人一樣享受到儀式感,也希望自己的人生中能夠留下寵物們更多的痕跡。
攝影師技術良莠不齊,寵物攝影本身又難以形成標準流程,這就讓消費者們一不小心就掉進“坑”里。
見過不少寵物攝影師的陽瑞麟就曾踩過“雷”。圓圓3歲生日時,陽瑞麟曾帶著圓圓到附近的草坪合照,由于大部分寵物攝影店的檔期都滿了,陽瑞麟便約了一位個人攝影師。然而,在拍攝過程中,陽瑞麟發現這位寵物攝影師很不擅長調動寵物情緒,全靠陽瑞麟自己和圓圓互動。
“花了一下午大概拍了80多張原片,前面20多張動態的照片連焦都沒聚上。靜態的照片里,圓圓眼里的光都不是很明顯。”陽瑞麟覺得不滿意,最后只挑選出了10張尚且過得去的照片,“這種個人寵物攝影師售后也比較困難,反正拍得不好就靠P圖彌補,所以消費者大多時候也只有認了。”
相較而言,更容易產生應激反應的貓咪則更容易“翻車”。33歲的安安曾經帶自己貓主子去拍攝寫真,但由于貓咪太害怕陌生環境,一直躲在攝影棚的沙發下不肯出來,而攝影師卻并沒有積極引導,給貓咪足夠時間,甚至逐漸失去耐心,在后來的拍攝中一直讓安安控制住貓咪,擺拍出一些僵硬的動作。
這讓安安覺得很是不滿,“我感覺這對攝影師而言就是一件任務,完全沒有考慮到貓咪的感受。”
即便是目前已算是頭部品牌的英寵攝影,也不乏對其的差評,比如“客服態度差”、“拍照效果一般”、“照片配不上期待”等等。
頭尾效應下:“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正是因為寵物攝影的市場不斷擴大,而從業者的水平卻難保證,這個尚未完全成熟的賽道,頭尾效應卻越來越明顯。
目前大部分做得比較好的寵物攝影基本上都比較會社交營銷,會持續在各種社交平臺上更新客片,增加曝光率,從而吸引并維系異地的粉絲,“因為一般情況下用戶想拍照都是直接搜索本地的攝影館或者攝影師,除非你特別有影響力,他們才會愿意等你去巡拍。”
所以,在寵物攝影的同時兼做其他細分產業,成為了更普遍的選擇。比如,在攝影棚里售賣寵物玩具和服飾,或者開設寵物美容和洗澡項目等。只不過,這些細分產業又面臨著更垂直的競爭。
顯然,雖然用戶有著巨大的消費潛力,但眼下的寵物攝影行業仍屬于一個小眾行業,也存在許多發展難題。想要在這個行業吸引到更多的目光,還需要在營銷這件事上苦下功夫,同時還需摸索出更多差異化和精細化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