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快手、B站、小紅書等平臺,紛紛發力寵物業務,由于國內人口老齡化加快,以及空巢青年數量增長,我國寵物飼養數量快速上漲,據悉,國內鏟屎官人數超6000萬,以年輕女士為主要群體養寵!
中國寵物行業的市場規模從204年的人民幣707億元增至2020年的2208億元,并有望持續增長,到2024年將達到4495億元,從2019年到2024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約為70%,展現出寵物市場巨大的發展空間。中國養寵人群體量較大,養狗人數超過3600萬,養貓人數超過2400萬,合計超過6000萬,為行業發展奠定了規模基礎。
2020年后,因為疫情,居家生活成常態,線上觀寵、養寵成為大眾愉悅身心、豐富生活的新方式,也帶動大量內容創作者發布寵物相關視頻,疫情期間萌寵相關內容獲得爆發式關注。萌寵日常、知識科普、劇情段子、創意vlog、技能教學和“云吸寵”等應有盡有,內容平臺已經成為養寵人士互動交流的重要渠道。
寵物還擁有很強的購物力,網上還流傳著“男人的消費能力不如狗”的段子。數據顯示,2019年,人均單只寵物狗年消費達6082元,人均單只寵物貓年消費金額達4755元。
618期間,90后貓奴曉月只給自己買了一雙鞋,卻給自家貓主子屯了不少貓糧、零食和衣服,還更新了寵物用品,一共花了近萬元。“別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寶貝也要有。”除了逗貓棒、貓抓窩和貓爬架這些必備品外,智能鏟屎馬桶、自動喂食器也被她在購物車中合并付款,在抖音快手上刷到的新玩具也被她買了回來,力圖給貓主子們最好的生活。同時,和愛寵一起穿親子裝、為愛寵買生日蛋糕慶生也成了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儀式感。
此外,寵物奶茶、寵物蛋糕、寵物漢服、寵物洗澡機等新興業態標志著年輕人“氪金式養寵”模式已停不下來。據悉,去年我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接近3000億元,未來3年行業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復合增速預計可達14.2%,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4456億元。更樂觀的估計是,2023年,中國寵物經濟市場規模將接近6000億元。
寵物是賽道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寵物經濟的商業模式更加豐富和多元化。 現在寵物消費早已經不只是滿足于基本吃喝,寵物的娛樂、美容、情感等需求開始得到重視,從一些身體清潔用品、眼部護理,再到漱口水、護爪霜,以及生日蛋糕等,滋生出了一條龐大的全產業鏈。寵物經濟的延伸服務也被不斷挖掘,寵物外賣、培訓、保險、托管、殯葬以及寵物克隆,甚至與虛擬寵物有關的游戲都在市場中擁有一定份額。 業內人士指出,一方面,孤獨經濟推動了寵物行業的發展。
隨著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空巢老人和空巢青年人群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將陪伴的渴望寄托于寵物。另一方面,消費升級下,消費者重視生活品質及情感消費的投入,推進了寵物行業消費的向多樣化發展。此外,新媒體技術的進步,短視頻等社交媒體的爆發,驅動了“云吸寵”的發展,這也為寵物行業帶來更多的市場規模和潛在消費者。
中國寵物行業的快速增長給寵物電商市場帶來了機會,線上“它經濟”火爆。目前,寵物行業各產業鏈在抖音被全新激活,在抖音,可以看到產業鏈上游、中游和下游市場,都紛紛進入線上化轉型階段。在實物消費領域,專注寵物用品、食品、美容、智能設備等消費品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和完善,同時,線下業態也被激活,寵物飼養、美容清潔、醫院等線下服務門店也開始嘗試“內容輸出、線上帶貨、線下引流”的運營策略,開啟全新營銷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