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24周的郭女士,回家探親時突發劇烈頭痛,郭女士的家人趕緊撥打120,將其急送到當地醫院,行頭顱腦CT檢查示蛛網膜下腔出血。這時郭女士已經陷入昏迷。當地醫院立即聯系濰坊市人民醫院醫療部,醫療部組織神經外六科副主任醫師王金鵬會診,認為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可能性大,隨時可能危及孕婦及胎兒生命。
“非常兇險!但這是兩條生命,即使有風險,我們也必須要救。”病人到達濰坊市人民醫院后王金鵬仔細對患者進行查體并查看患者影像學資料,診斷為左側大腦中動脈瘤破裂出血,立即組織產科、麻醉科及新生兒科多學科會診,會診考慮胎兒胎周尚短,各器官發育不完全,行剖宮產存活率極低,但行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治療其放射性易導致胎兒畸形。結合患者夫妻懷孕困難且孕婦已高齡,再次懷孕幾率低等情況,與家屬充分溝通后決定急診行開顱動脈瘤夾閉手術,術中仔細分離側裂后探及大腦中動脈瘤,1枚動脈瘤夾完美夾閉動脈瘤,術中患者的顱內壓高,遂決定去顱骨骨瓣減壓。術后患者恢復良好,未遺留明顯的神經功能障礙。胎兒足月后于產科行剖宮產手術產下胎兒。
蛛網膜下腔出血是妊娠期少見且嚴重的并發癥,孕婦及胎兒的死亡率較高,以動脈瘤最多見。顱內動脈瘤多為發生在顱內動脈管壁上的異常膨出,緊張、血壓突然升高、用力、妊娠晚期、分娩、體力勞動等均可誘發顱內動脈瘤破裂。
蛛網膜下腔出血治療以神經外科原則為基礎,外科干預的時機和分娩方式根據不同孕周而不同。目前國內外對妊娠期合并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療建議早期聯合多學科及早制定治療方案。一般來講,病人在妊娠期間出現動脈瘤破裂出血,處理原則與非妊娠的病人一樣,應盡快開顱夾閉動脈瘤。若動脈瘤夾閉順利,病人術后可無神經功能缺損,分娩可按期進行。若病人將近臨產,動脈瘤破裂,手術難度大,也可采取先剖宮產,然后再開顱夾閉動脈瘤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