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米菲,不少人應該并不陌生。這個由荷蘭藝術家迪克·布魯納于1955年創造的卡通人物形象,并于此后風靡全球,以其簡單可愛的形象為人所熟知。
在兔年來臨之際,這只可愛的兔子近日來到了上海當代藝術館,以一場名為《Nice to Miffy You!你好,米菲!》展覽,與廣大市民見面。“這并不是一場普通的網紅打卡展,這是米菲首次到中國和中國藝術家進行大規模的跨界藝術創作,中國年輕藝術家和設計師們,通過自己的藝術語境和布魯納簡潔的米菲創作進行跨時空對話,打開了人們對米菲全新的想像。”上海當代藝術館執行館長孫文倩介紹道。
此次MoCA上海當代藝術館邀請了26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與米菲一起完成一場全新的跨界合作,展覽將包括繪畫、雕塑、裝置、新媒體、涂鴉、交互影像等多種藝術形式的作品,新媒體藝術家和聲音藝術家結合建筑師的巧思和理念,借著全新的手法打造出沉浸式的觀感體驗,展覽中將科技感、互動性和體驗感拉滿,讓參觀者和米菲一起探索身邊的世界。這不僅是對米菲形象的一次多元重構,也是米菲在中國的一次跨文化交互。
《福兔米菲,連年有余》:兔年將至,藝術家很自然地就產生了“福兔米菲”的門神形象構思,并決定將它們畫在木板上,希望可以通過木板特有的質感激發起參觀者對于中國傳統門神畫的聯想。
《游山玩水》:用紙藝表現層層疊疊的山巒、銀質模仿水波反射的光感,并采用3D模擬影棚技術將所有手法整合為動畫視頻,使這一古老而永恒的題材重新煥發出新鮮的氣息。
《米菲與倪瓚》:嘗試將水墨畫的“線”“點”“皴”等用筆方法用羊毛氈的技法表現出來。
現場,觀眾將被帶入米菲的另一個平行宇宙,從遙遠商周時代的“米菲私家史”,穿梭到西方巴洛克時期,再對米菲進行當代設想,創造性地結合東、西語境對話方式,融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唐三彩瓷器、中國傳統工筆畫等,更有新生代藝術家們利用多重媒體技術和AR體驗項目為米菲創建新的3D空間。在MoCA團隊的努力下,米菲將成為一個穿越于不同時空與物質、歷史與人文、虛擬與現實的新形象,而在這里,觀眾也將見證一個不一樣的米菲。
記者 / 盛寅敏
編輯 / 陳露露
圖片 / 盛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