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尋找長江“活化石”——安徽開展大規模揚子鱷野外種群資源調查

      揚子鱷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迄今已有2億多年歷史,有長江“活化石”之稱,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新華社合肥5月14日電(記者汪海月)為摸清揚子鱷保護區及周邊地區的野外揚子鱷種群數量、分布及棲息地狀況,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和安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近期共同組織開展了揚子鱷野外種群資源調查活動,為揚子鱷的科學保護提供決策依據。

      揚子鱷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迄今已有2億多年歷史,有長江“活化石”之稱,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據了解,本次調查時間從5月上旬持續到10月上旬。第一階段為集中外業調查,調查組分10個小隊在保護區5個縣(市、區)的391處棲息地塘口開展調查,觀測記錄野外揚子鱷的數量和棲息地環境。

      調查組在夜間觀測到的野外揚子鱷。(受訪者供圖)

      據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自然保護科科長蔣宣清介紹,此次野外調查主要采用四種調查方法,即環境DNA技術的野外鱷蹤跡預調查、鳴聲回放法、白天痕跡調查和夜間燈光照射計數法。

      “白天直接觀測到野外揚子鱷十分困難。5月份的晚間,大部分揚子鱷在洞口附近的水體活動,我們利用夜間揚子鱷眼睛在燈光照射下反射出橙紅色的特點來計數。”蔣宣清說,目前調查組已經觀測到630條野外揚子鱷,后續還會補充調查,并分析論證。

      調查組成員在夜間乘船觀測野外揚子鱷。(受訪者供圖)

      據悉,本次揚子鱷野外種群資源調查是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繼2015年、2018年、2021年調查以來,又一次大規模全面調查。去年野外調查后不久,保護區放歸人工繁育揚子鱷530條,規模為歷年最大。本次調查可以了解去年放歸揚子鱷的生存狀況、擴散情況,并評估棲息地修復的成效。

      “我們這次調查最終是為了更科學地分析目前揚子鱷野外種群的分布,為下一步棲息地的生態修復和科學開展野外放歸,擴展野外種群提供科學支撐。”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孫四清說。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