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朱雷
視頻截圖
安徽省宣城市一名女子河邊洗碗偶遇野生揚子鱷“蹲守”。她稱,這幾年來,這只揚子鱷有時會上岸覓食,還抓過家里養的雞,自己并不怪罪,它未攻擊過人,對它不害怕。
12月22日,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他們知道有這件事,這條揚子鱷就在保護區內。正常的人類活動對揚子鱷的影響不是很大,同時揚子鱷的性格比較溫順,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所以影響不是很大,人鱷是和諧共處的。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李女士拍攝的視頻顯示,一條揚子鱷在岸邊露頭,岸上擺著李女士的廚具等用品。李女士稱,這只揚子鱷想跑到上面找吃的,在這待了好幾年了,習慣了,有時還會喂給它吃的。
前述消息報道后,有網友表示擔憂,人和鱷魚的生活環境應該分開最好。而保護區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因為涉及到野生動物保護,人鱷分離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不能因為人影響鱷或鱷影響人,就簡單的分離。
“野生的鱷魚不能對它的生存環境進行人為干擾,當的居民在那生活也不能采取極端的措施限制。”前述工作人員表示,只要不是打農藥等有毒有害的東西,人類的活動對揚子鱷的生存影響一般不大。
前述工作人員稱,如果群眾有強烈的要求需要分離,或保護區管理局等部門認為有必要分離,會通報上級部門,然后采取一些溫和的措施。這片地區在保護區范圍內,所以管理局也在進行監管,會避免人鱷相傷的事件發生。
澎湃新聞注意到,21日,安徽省宣城市公安局官方微博還轉發前述消息介紹,揚子鱷保護區覆蓋宣城市的宣州區、廣德市、郎溪縣、涇縣以及蕪湖市的南陵縣很大的區域,面積近190平方公里,這一條揚子鱷的發現地就處于保護區內。基地里有上萬條人工繁殖的揚子鱷,一直在堅持野化放歸。
對于揚子鱷會不會傷人、能不能當寵物等問題,宣城市公安局回應,揚子鱷長不了多大,是全世界所有鱷魚中體型最小的,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當寵物養就犯罪了。
公開資料顯示,揚子鱷俗稱“土龍、中華龍”,因其主要生活在長江(揚子江)而得名,是我國特有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揚子鱷已在地球上生活了2億多年,系恐龍近親,有“活化石”之稱。
責任編輯:崔烜
校對:張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