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貝爾侏儒倉鼠,這名字念起來陌生又費勁。其實你十有八九見過它,它就是寵物商店里所謂的“一線倉鼠”。
今日主角,眼熟吧?圖片:Mark Bowler / NPL
倉鼠有幾種,讓我數一數
倉鼠亞科包括7屬20來種(不同分類方法給出的物種數不一樣),都可以稱為倉鼠。你聽過的可能有什么“泰迪熊”“金絲熊”“雪球”“紫衣”“銀狐”“奶茶”“老公公”“老婆婆”……這些是人工選育的寵物鼠品種,不過是其中的兩個屬罷了:
侏儒倉鼠屬又稱為毛足鼠屬,它們的腳背和腳底都有毛。模特從左至右是金絲熊、一線鼠、三線鼠和老公公鼠。左二:ratfrett / flickr,其他圖片:AnimalPetFans;制圖:hannah
倉鼠們都是短胖的體型,短小的尾巴,小短腿,走起路來像是肚子不離地;但它們可是靈活的胖子,球型身材擋不住一顆閃電般的心,畢竟個頭這么小,再不跑得快點,就太容易成為別人的食物了。
鋼鐵俠倉鼠。繪圖:翼狼Elang
它們的門齒不磨就會長長長,所以磨牙是它們生活的一部分。它們每天晚上會走很遠的距離外出覓食,把食物帶回洞穴中的儲藏室;好在頰囊可以塞進很多的食物,這讓它們可以節省路上來回奔波消耗的能量,一趟把食物運回家中。
塞得滿滿的嘴。圖片:animalworld.com.ua
今天的主角——坎貝爾侏儒倉鼠——生活于東亞和中亞的草原,為了躲避天敵貓頭鷹、狐、隼和黃鼠狼,它們的洞穴可以深入地下三英尺。這些洞穴會墊上毛及干草,洞內平均溫度維持在16.67℃左右。 據1940年A. S. Loukashkin記載,在我國內蒙及西伯利亞部分地區,倉鼠會與達烏爾鼠兔共享地洞,和平共存。
與鼠兔共享地洞。圖片:pinimg.com
這些倉鼠是其所在的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對它們在野外的故事我們知之甚少。雖然在野外才能看到最自然的行為,但飼養環境也解決了很多在野外觀察中實際的困難,所以,我們再來看看它們被人類帶回家中的寵物分支。
你的倉鼠該吃什么?
作為一個前飼養員,教你把倉鼠養好——呈現出自然的行為——才是我的主場。飼養環境下,我們無法為倉鼠提供在野外吃的植物種子和嫩芽,好在可以很方便地獲得營養全面的倉鼠飼料。飼料以各種植物的種子為主,搭配脫水的水果蔬菜和昆蟲,還會混合一些膨化食品,為了方便保存和使用都是干飼料。
正在嗑瓜子的三線倉鼠。圖片:Mar lena / wikipedia
但這還不夠。不同時間段、不同生理階段的飼糧配比變化也同樣重要。在春夏,自然界的新鮮食材肯定會更多;在秋冬,食物中植物種子的比例會增加;在繁殖期,要注意補充蛋白質來源……飼養環境下你也要給倉鼠的飼糧提供變化。
頰囊有多好用呢,胡蘿卜來示范。圖片:tjfer.com
新鮮的水果和葉子是干飼料的重要補充。但要注意控制好量,它們無法承受糖分過高、水分過多的食物,這也是對野外生活的適應。
不過,比起精心的食物配比,我覺得食物的提供方式可能更能為倉鼠提供豐容:在野外,倉鼠主要是靠嗅覺來活動和覓食,所以你不妨把食物藏在管道里讓它們自己去尋找;或者,把帶有種子的“掃帚苗”(北方通常是高粱)立在你的倉鼠籠中,看看你的寵物會有什么樣的精彩表現。
用氣味畫一張地圖
在野外,嗅覺不光被用來尋找食物,也被用來標記路線,倉鼠通過自己留下的氣味往返于自己的高速鼠路上。在籠養條件下,我們也能觀察到它們用氣味去記憶路線。當你把倉鼠和窩一起轉移到新籠舍,倉鼠會試探著走出窩,但是只移動很短的距離就會退回窩中;隨后再出來,移動比第一次長一些的距離再回到窩中;以此類推,這是它在用氣味記錄清楚周圍的情況,直到可以自如活動。如果你把倉鼠直接放到一個新環境,它可能看起來一臉懵逼,但過了一晚上就又身手敏捷了,這一晚上的時間已經足夠它用氣味畫好地圖了。
在倉鼠的世界,氣味很重要的。圖片:kireiswitch.com
倉鼠雖然隨地大小便,但對于身體的清潔還是很看中的,如果家養時候沒有提供洗澡的條件,倉鼠會看起來身上油乎乎的。怎么洗呢?并不是用水。在野外,沙子比水更為普遍,所以給倉鼠洗澡需要你在籠子中提供浴沙,倉鼠會在里面快樂翻滾。別忘了勤于更換,因為在倉鼠的世界,澡堂子里是可以拉屎的。
誰說倉鼠不能合籠的
寵物倉鼠經常惹爭議的一個問題是——能不能合籠。人們拿出各種慘劇說明倉鼠不能合籠。要我說,倉鼠絕對不能合籠的說法是片面的,關鍵在籠子。假如你擁有一片草原,成千上萬只倉鼠安全合“籠”也沒問題,問題在于家里能提供的籠子空間非常有限,用這點小地方就想混養,還是別想了。
當然,還有胸懷天下的有志之士在家里為倉鼠打造了豪宅。但蓋豪宅容易打掃豪宅難,精神力量不夠強大的飼主還是不要貿然入坑了。
作為一個追求不用鏟屎就能沒有屎的鏟屎官,我也曾經打造過一個倉鼠籠舍是這樣的。圖片: 陳老濕
來個特寫。圖片:陳老濕
很多人之所以想給倉鼠合籠,是擔心只有一只倉鼠會孤單。這真是瞎操心了。倉鼠本來就是獨居的動物,它巴不得自己生活。
對于獨居的動物來說,領地太重要了,領地里要有充足的食物,要有安全的洞穴。非要把它和同類湊在一起,難免要為了領地大打出手。看看它們每天的活動量,你就能想象到野外倉鼠的領地有多大。它們每天要進行大量位移來獲取食物,在籠子里沖刺顯然不能滿足它們,我們只能在籠子中安裝跑輪來慰藉這些愛跑的小動物。
養寵物就好好養倉鼠的主要活動時間集中在天黑之后,在破曉和黃昏時最活躍。家養倉鼠雖然不一定嚴格遵守野外作息,但晚上的活動量也明顯更大,鏟屎官熄燈之后,倉鼠的狂歡就開始了——除了奔跑、磨牙、吃飯、喝水的聲音,還有那些都說靜音卻真的不怎么靜的跑輪聲。
跑起來呀嗨起來。圖片來源見水印
努力喝水。圖片:lovin.ie
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打擾主人的休息。如果對睡眠要求較高、又只能把倉鼠放在臥室,還是要慎重考慮是否把這可愛的小動物帶回家。
帶我回家,你是認真的嗎?圖片:Mark Bowler
如果把倉鼠帶回家,務必要保持“是它讓我有機會觀察動物和親近自然”的感恩心態,與之相伴共同成長,千萬不要朝三暮四見異思遷。畢竟,倉鼠一生短暫,即使在家中飼養也只有兩三年的壽命,多數會死于腫瘤。
野外兇險,野生倉鼠的壽命往往更短。圖片:alchetron.com
最后我們要強調一點,在家中養倉鼠和保護動物并沒有什么關系。至于那些買野捕的保護動物養在家里自稱保護動物的就更是扯淡了。真正要保護動物,得這樣:
來源:San Diego Zoo / YouTube
視頻里展示的是圣地亞哥動物園救護瀕危的太平洋小囊鼠。養活它們、讓它們繁殖還不夠,為了讓它們能回到野外,動物園為它們尋找合適的環境,保存它們原本的生存能力,做了許多工作。
總而言之,保護動物并不是養在家里生啊生這么簡單的事情。養馴化的寵物、觀察動物了解自然,這些都可以;野生動物雖萌,也請永遠不要想著把它們帶回家。
彩蛋!陳老濕的倉鼠。圖片:陳老濕
本文是物種日歷第3年的第233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歷作者@野生青年陳老濕。
喜歡他請關注
野生青年陳老師的咸鹽和碎雨
id: yeshengqingnian
和他的野生動物朋友們相依為命的陳老濕
日歷娘の推薦
喜歡倉鼠不如把它穿上身
倉鼠從UFO里落下來了!
天降鼓勵師,長按二維碼帶走
鼓勵師Tee還有更多圖案
戳閱讀原文去看看
物種日歷
微信號:GuokrPac
有萌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有話想說?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來留言吧
日歷娘今日頭像
倉鼠科 麝鼠
本文來自果殼網,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系sns@guokr.com
你的鼓勵師,就在閱讀原文里!